相关结果约14,343个
A股上市公司:道氏技术(300409)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409),成立于2007年9月,2014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专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从陶瓷釉面材料起步,通过转型升级,发展形成当前“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新格局,实现了从陶瓷行业向新能源行业的跨越。近年来,公司不断深化管理,提升组织效率和战略协同,持续推动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深度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构建了“镍钴资源、冶炼业务、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材料、电池循环回收利用”的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新能源材料业务已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业务。道氏技术固态电池研究院,为解决电动车里程和安全两大核心痛点,紧盯固态电池材料面临的核心难题,在单壁碳纳米管、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硅基负极、固态电池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成为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先行者。
300409相关信息
机构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查看道氏技术股东分析增减持解禁公告资讯股吧
上市证券:道氏技术(300409)
【简介】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409),成立于2007年9月,2014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专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从陶瓷釉面材料起步,通过转型升级,发展形成当前“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新格局,实现了从陶瓷行业向新能源行业的跨越。近年来,公司不断深化管理,提升组织效率和战略协同,持续推动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深度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构建了“镍钴资源、冶炼业务、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材料、电池循环回收利用”的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新能源材料业务已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业务。道氏技术固态电池研究院,为解决电动车里程和安全两大核心痛点,紧盯固态电池材料面临的核心难题,在单壁碳纳米管、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硅基负极、固态电池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成为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先行者。
题材

  • 0.14%

  • 111.78亿
  • 【公司简介】 道氏技术固态电池研究院,为解决电动车里程和安全两大核心痛点,紧盯固态电池材料面临的核心难题,在单壁碳纳米管、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

    【所属板块】非金属材料,广东板块,创业板综,深股通,融资融券,预盈预增,股权激励,AI芯片,机器人概念,动力电池回收,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氢能源,人工智能,小金属概念,燃料电池,石墨烯,锂电池,新材料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12-31,其他收入24.51亿 ,占比31.62% ,利润8.07亿 ,占比58.79% ,毛利率32.93%;碳材料收入7.35亿 ,占比9.48% ,利润1.27亿 ,占比9.25% ,毛利率17.29%;锂电材料收入37.69亿 ,占比48.62% ,利润2.18亿 ,占比15.89% ,毛利率5.79%;陶瓷材料收入7.97亿 ,占比10.28% ,利润2.21亿 ,占比16.07% ,毛利率27.69%

【公司简介】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409),成立于2007年9月,2014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专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从陶瓷釉面材料起步,通过转型升级,发展形成当前“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新格局,实现了从陶瓷行业向新能源行业的跨越。近年来,公司不断深化管理,提升组织效率和战略协同,持续推动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深度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构建了“镍钴资源、冶炼业务、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材料、电池循环回收利用”的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新能源材料业务已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业务。道氏技术固态电池研究院,为解决电动车里程和安全两大核心痛点,紧盯固态电池材料面临的核心难题,在单壁碳纳米管、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硅基负极、固态电池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成为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先行者。

【所属板块】 非金属材料,广东板块,创业板综,深股通,融资融券,预盈预增,股权激励,AI芯片,机器人概念,动力电池回收,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氢能源,人工智能,小金属概念,燃料电池,石墨烯,锂电池,新材料

【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12-31,其他收入24.51亿 ,占比31.62% ,利润8.07亿 ,占比58.79% ,毛利率32.93%;碳材料收入7.35亿 ,占比9.48% ,利润1.27亿 ,占比9.25% ,毛利率17.29%;锂电材料收入37.69亿 ,占比48.62% ,利润2.18亿 ,占比15.89% ,毛利率5.79%;陶瓷材料收入7.97亿 ,占比10.28% ,利润2.21亿 ,占比16.07% ,毛利率27.69%

【主营业务】 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业务、碳材料

【经营范围】 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色釉料及原辅料、陶瓷添加剂、陶瓷机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有关技术服务;锂电池材料、钴、镍、锰、铜、锡、钨、钼、铅、锌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品的生产、研发、销售、仓储;经营自有产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禁止和限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前置审批的项目除外)。

  • 【经营范围】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色釉料及原辅料、陶瓷添加剂、陶瓷机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有关技术服务;锂电池材料、钴、镍、锰、铜、锡、钨、钼、铅、锌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品的生产、研发、销售、仓储;经营自有产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禁止和限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前置审批的项目除外)。;
  • 【拟逾15亿元收购佳纳能源、青岛昊鑫剩余股权】2018年8月2日公告,公司拟向远为投资和新华联控股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权,交易价款为人民币132,300.00万元;拟向王连臣和董安钢发行股份、向魏晨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5%的股权,交易价款为人民币18,000.0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佳纳能源和青岛昊鑫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佳纳能源主要从事钴、铜及镍钴锰三元复合锂离子正极材料前驱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青岛昊鑫是国内重要的导电剂生产商,在导电剂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大型电池生产企业。;
  • 【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专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近年来,公司全力拓展新能源赛道,从单一陶瓷材料业务发展形成“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的新格局。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碳材料业务和锂电材料业务逐渐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业务。;
  • 【锂电池行业、碳材料行业、三元锂电正极行业、陶瓷材料行业】1.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全球锂电池出货总量比例为 74.5%,其次为储能电池,占比 16.3%,动力电池仍为全球锂电池市场核心带动领域。国内出货结构同样如此,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 480GWh,同比增长超 1 倍;储能电池出货量 130GWh,同比增长 1.7 倍。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预测,2025 年动力电池出货将超 1700GWh,动力电池市场占比仍超 70%,为锂电池市场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2 年,动力电池领域导电剂市场仍以炭黑为主导,市场占比约 65%,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占比 24%,随着终端车企客户对动力锂电池性能要求的提升,碳纳米管的渗透率也将逐步提升,预计到 2025 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比将达 58%。未来随着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应用成本逐渐降低,其在储能电池领域会提高碳纳米管和炭黑复配比例,从而实现碳纳米管渗透率的提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 GGII 预计到 2025 年碳纳米管导电剂在储能的占比将达 35%。3.随着全球三元锂电池电池出货量的增速发展,加之部分动力工具、消费电子领域三元锂电池的逐步替代,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加速发展。据 Frost & Sulliva 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国内三元前驱体总产量为86.07 万吨,同比增长 38.7%;全球范围内三元前驱体总产量为 100.62 万吨,同比增长 34.6%,预计到 2025年,出货量有望达到 224 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 2400 亿。陶瓷行业在城镇化浪潮结束后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2022 我国陶瓷卫浴行业市场大数据报告》显示,受房地产竣工数据的影响,2022 年 1-12 月,全国陶瓷砖实际产量同比去年降低 15.21%,叠加近年来环保政策的严监管,小企业陆续被淘汰出局或沦为优秀头部企业的代工厂,行业参与者数量逐步减少。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预计 2023 年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数量为 1012 家,较 2022 年减少 36 家,同比下降 3.4%,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清晰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公司坚持牢牢把握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趋势,以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为主赛道,以现有核心技术为依托,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的陶瓷材料向新材料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方向转型升级。三元前驱体方面,面对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同时采取差异化的市场销售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成功打入国际大客户的供应链,有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海外市场的市占率。碳材料方面,加快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剂经营规模化和产业化,扩大行业领先优势。加快推进硅碳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的建设投产,力争成为锂电池材料的综合提供商。公司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快速在新能源电池市场抢滩卡位。除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以外,前瞻性的上下游产业布局同样重要。碳纳米管方面公司建立了从催化剂到粉体到浆料的一体化布局,并继续扩张粉体产能,2023 年将实现粉体 100%自供,有利于公司控制浆料成本,提升竞争力;在锂电材料三元前驱体业务方面,公司早在 2018 年开始就布局上游钴资源,建立一套包括上游原材料采购、湿法冶炼、中游钴镍盐及下游三元前驱体的生产和销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有利于公司有效控制三元材料的成本,不断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
  • 【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创新驱动】公司秉承“人才引领,研发驱动,以创新铸造一流新材料企业”的愿景,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研发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公司研发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碳材料板块,公司以科技研发为主导,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传统化学氧化还原法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出新型石墨烯制备技术,成为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的领军企业。公司碳纳米管的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包括新型连续化环保提纯技术、单壁碳纳米管的研发制备、高倍率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高固含量导电剂的制备、石墨烯粉体工业制备体系工艺和技术、石墨烯导电浆料制备工艺和技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工艺和技术、碳纳米管粉体制备技术、氧化插层石墨快速制备石墨烯技术等,成为公司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石。;
  • 【以成本管控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精益管理优势】公司精益管理主要体现在成本管控和质量管理。公司通过持续提高研发创新、改进和革新工艺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实施平台化生产、优化生产线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推行全员质量成本控制和精益生产等方式,确保对成本的精确管控,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确保公司核心产品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成本领先优势。公司通过了 IATF16949、ISO9000、ISO14000、ISO18000 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环保法规 Reach、ROSH 检测认证,具有完备的质量控制能力。公司对产品成本的精确管控,确保了公司的主导产品在与业内其他企业竞争时具有价格优势,特别是针对重点客户的中小批量产品时,公司依托强大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在保持产品成本优势的同时,公司产品品质得到了业内客户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公司生产的碳材料产品,品种齐全、纯度高、导电性高等优势,锂电材料板块公司产品质量优异,性能稳定、技术领先,各类指标一致性好,陶瓷材料方面,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全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和陶瓷材料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产品品质优良,赢得核心客户的高度认可。;
  • 【所属板块】非金属材料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股权激励 AI芯片 机器人概念 动力电池回收 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氢能源 人工智能 小金属概念 燃料电池 石墨烯 锂电池 新材料

【公司沿革】 2007 年 7 月 18 日,荣继华、梁海燕、王军和何云签订《发起人协议》,约定以现金出资的方式发起设立股份公司。 2007 年 9 月 10 日,荣继华、梁海燕、王军和何云召开了创立大会,审议通过了《江门市道氏标准制釉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07 年 9 月 21 日,公司取得了广东省江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 44070000000585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1 年 4 月 19 日,发行人更名为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现名) 。

机构调研道氏技术 2025年4月25日(周五)下午15:00~16:00, 接待投资者网上提问等多家机构调研
14.请问董事长先生,2025 年固态电池全产业链根据您对行业的了解道氏技术有多大的市场空间?道氏在固态产业链的主要客户今年的订单是否会有大幅增长?如果市场爆发,道氏技术能准备多大的供应量?
2025-04-23 09:19:43 - 2025年4月23日,道氏技术(300409.SZ)发布2025年一季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7.58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减少2.44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2.17%。归母净利润为4373.36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4.44亿元。
2025-05-06 16:36:18 - 道氏技术(300409.SZ)5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出口业务主要集中在三元前驱体、阴极铜产品,其中三元前驱体主要出口韩国,阴极铜则是在刚果(金)当地直接销售,公司几乎没有直接对美国的销售收入。
2025-05-06 13:46:06 -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据新闻报,机器人电子皮肤订单爆发式增长。贵司的单壁碳纳米管是否在机器人电子皮肤板块形成批量供货?   道氏技术(300409.SZ)5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经在与头部的电子皮肤供应商展开测试合作,计划推广到整个行业。
2025-05-08 15:19:19 - 截至收盘,钴主题涨跌幅最高的五只股票为:合纵科技(300477.SZ)、中伟股份(300919.SZ)、道氏技术(300409.SZ)、容百科技(688005.SH)与当升科技(300073.SZ)。详情见下表:
2025-05-08 15:19:18 - 截至收盘,钴主题涨跌幅最高的五只股票为:合纵科技(300477.SZ)、中伟股份(300919.SZ)、道氏技术(300409.SZ)、容百科技(688005.SH)与当升科技(300073.SZ)。详情见下表:
2025-05-08 15:19:17 - 截至收盘,钴主题涨跌幅最高的五只股票为:合纵科技(300477.SZ)、中伟股份(300919.SZ)、道氏技术(300409.SZ)、容百科技(688005.SH)与当升科技(300073.SZ)。详情见下表:
2025-05-08 15:19:16 - 截至收盘,钴主题涨跌幅最高的五只股票为:合纵科技(300477.SZ)、中伟股份(300919.SZ)、道氏技术(300409.SZ)、容百科技(688005.SH)与当升科技(300073.SZ)。详情见下表:
2025-05-08 15:19:16 - 截至收盘,钴主题涨跌幅最高的五只股票为:合纵科技(300477.SZ)、中伟股份(300919.SZ)、道氏技术(300409.SZ)、容百科技(688005.SH)与当升科技(300073.SZ)。详情见下表:
2025-05-08 15:19:14 - 截至收盘,钴主题涨跌幅最高的五只股票为:合纵科技(300477.SZ)、中伟股份(300919.SZ)、道氏技术(300409.SZ)、容百科技(688005.SH)与当升科技(300073.SZ)。详情见下表:
2025-05-08 15:19:14 - 截至收盘,钴主题涨跌幅最高的五只股票为:合纵科技(300477.SZ)、中伟股份(300919.SZ)、道氏技术(300409.SZ)、容百科技(688005.SH)与当升科技(300073.SZ)。详情见下表:
123...50>   跳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