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结果约19,018个
600905相关信息
机构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查看三峡能源股东分析增减持解禁公告资讯股吧
上市证券:三峡能源(600905)
【简介】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承载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深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探索开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氢能、光热等业务。同时,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相关产业,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储能、战略投资等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2021年6月,三峡能源正式在沪市主板上市,创国内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IPO纪录。截至2023年底,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装机规模超40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3100亿元,盈利能力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三峡能源始终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实施差异化竞争和成本领先战略,努力打造产业结构合理、资产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管理水平先进的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题材

  • -0.94%

  • 1207.71亿
  • 【公司简介】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

    【所属板块】电力行业,北京板块,MSCI中国,沪股通,上证180_,融资融券,HS300_,央企改革,绿色电力,抽水蓄能,储能,钠离子电池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6-30,太阳能发电收入45.91亿 ,占比30.49% ,利润26.59亿 ,占比31.71% ,毛利率57.92%;水电及其他收入2.94亿 ,占比1.95% ,利润1.04亿 ,占比1.24% ,毛利率35.51%;风力发电收入101.74亿 ,占比67.56% ,利润56.21亿 ,占比67.04% ,毛利率55.25%

【公司简介】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承载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深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探索开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氢能、光热等业务。同时,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相关产业,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储能、战略投资等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2021年6月,三峡能源正式在沪市主板上市,创国内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IPO纪录。截至2023年底,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装机规模超40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3100亿元,盈利能力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三峡能源始终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实施差异化竞争和成本领先战略,努力打造产业结构合理、资产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管理水平先进的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所属板块】 电力行业,北京板块,MSCI中国,沪股通,上证180_,融资融券,HS300_,央企改革,绿色电力,抽水蓄能,储能,钠离子电池,碳交易,国企改革,风能,太阳能,新能源

【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6-30,太阳能发电收入45.91亿 ,占比30.49% ,利润26.59亿 ,占比31.71% ,毛利率57.92%;水电及其他收入2.94亿 ,占比1.95% ,利润1.04亿 ,占比1.24% ,毛利率35.51%;风力发电收入101.74亿 ,占比67.56% ,利润56.21亿 ,占比67.04% ,毛利率55.25%

【主营业务】 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经营范围】 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清洁能源、水利、水电、电力、供水、清淤、滩涂围垦、环境工程、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的投资;投资咨询;资产托管、投资顾问;机械成套设备及配件的制造、销售;承包境内水利电力工程和国际招标工程;与上述业务相关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2、不得公开开展证券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3、不得发放贷款;4、不得对所投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提供担保;5、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经营范围】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清洁能源、水利、水电、电力、供水、清淤、滩涂围垦、环境工程、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的投资;投资咨询;资产托管、投资顾问;机械成套设备及配件的制造、销售;承包境内水利电力工程和国际招标工程;与上述业务相关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2、不得公开开展证券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3、不得发放贷款;4、不得对所投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提供担保;5、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D44);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的风力发电(D4415)以及太阳能发电(D4416)。;
  • 【资金优势明显】公司作为优质央企,资金实力强,融资成本低,融资渠道通畅。公司资产负债率相对同行业处于较低水平,授信额度较高,后续融资空间较大,能够充分满足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
  • 【区域优势】公司业务分布范围广,布局合理,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格局基本形成。公司紧紧围绕“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截至2020年9月30日,三峡新能源陆上风电项目遍及内蒙古、新疆、云南等22个省区;海上风电项目全力推进广东、福建、江苏、辽宁、山东等地前期工作,不断巩固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优势;光伏项目遍及甘肃、青海、河北等18个省区。;
  • 【自愿锁定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 【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海上风电: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海上风电项目已投运规模104万千瓦、在建规模293万千瓦、核准待建规模530万千瓦,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到2020年底,公司预计投产和在建海上风电装机达到427万千瓦,该等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年发电量121亿千瓦时。陆上风电:截至2020年9月末,三峡新能源已投产陆上风电项目遍及内蒙古、新疆、云南等22个省区。其中,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建成了当期国内乃至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陆地风电项目(40万千瓦),项目的建成对加快推动陆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和管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光伏发电:截至2020年9月末,三峡新能源已投产光伏项目遍及甘肃、青海、河北等18个省区。其中,在安徽淮南建成了全球最大采煤沉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项目(15万千瓦),项目将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变成绿色能源基地,助推和引领国家新能源发展模式。在河北曲阳建设了国内单体最大的山地光伏项目(20万千瓦),项目建设带动了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同时将光伏开发与精准扶贫等有机结合,打造了“光伏+”的“曲阳模式”,实现了企地互利共赢。;
  • 【资源获取能力强】公司在行业技术及影响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注重陆上风电、光伏、海上风电协同发展和区域均衡布局。面对风电竞价配置、光伏开发放缓、土地环保趋紧等新情况,公司进一步加强对行业政策和市场形势的分析预判,聚焦中东南部和光伏“领跑者”基地、特高压送出通道等电力负荷集中区域,资源获取渠道广泛。近年公司风电装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较高,风电前期工作取得快速突破,海上风电引领趋势显现。公司坚定不移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全力推进广东、福建、江苏、辽宁、山东等地前期工作,不断巩固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优势。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海上风电项目已投运规模104万千瓦、在建规模293万千瓦、核准待建规模530万千瓦,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到2020年底,公司预计投产和在建海上风电装机达到427万千瓦,该等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年发电量121亿千瓦时。当前,公司海上风电已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
  • 【股利分配】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 【稳定股价措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 【所属板块】电力行业 北京板块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HS300_ 央企改革 绿色电力 抽水蓄能 储能 钠离子电池 碳交易 国企改革 风能 太阳能 新能源

【公司沿革】 公司系由三峡新能源有限原股东作为发起人,以三峡新能源有限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经审计的净资产32,954,117,540.72元扣除向三峡集团分配3,263,677,674.21元利润后剩余的29,690,439,866.51元母公司净资产为基数,按照1:0.6736折股比例折合股份公司的总股本为200亿股,剩余9,690,439,866.51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整体变更经信永中和审验,并于2019年11月12日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9BJA30380)。公司于2019年6月26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号为9111000010000376X7。 1985年9月,根据国务院批复,原“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公司”与“中国三峡实业开发公司”合并,成立“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水利总公司为水利电力部直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水利总公司成立时,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1991年12月,根据水利部《关于同意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更名的批复》(水人劳[1991]130号),水利总公司注册登记名称由“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改为“中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3,140万元。1996年8月,江河水利水电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4,120.5万元。1997年1月,江河水利水电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7,414万元。1997年10月,水利部出具《关于中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公司更名改建为中国水利投资公司的批复》(水人教[1997]386号),同意中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公司更名为“中国水利投资公司”。1998年8月,水利投资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129,275.3万元。1999年12月,水利投资公司与水利部脱钩,被无偿划转至国务院。经水利部经济调节司和财政部审定同意,水利投资公司完成了国有产权变动登记,出资单位变更为国务院,注册资金变更为134,998万元。经2000年9月、2001年4月和2001年8月三次注册资金变更,水利投资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162,497.9万元。2006年10月,水利投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2008年7月,水利投资集团注册资金增加至272,050.2万元。2008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具《关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水利投资集团公司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国资改革[2008]1409号),同意三峡总公司与水利投资集团按照报批的重组方案实施重组,将水利投资集团并入三峡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010年6月,三峡集团作出《关于同意子公司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更名的函》,决定将水利投资集团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2010年6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具《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同意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2011年6月、2012年6月、2013年7月,三峡集团分别对公司增资,公司注册资金增加至702,152.56万元。 2015年6月设立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9月22日,三峡集团作出股东决定,同意将三峡新能源有限的注册资本由100亿元增加至13,051,431,033.20元。2017年9月27日,三峡新能源有限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取得北京市工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0000376X7),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2019年11月12日,信永中和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9BJA30378),经审验,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三峡新能源有限新增注册资本已缴足,出资方式为货币。2017年8月20日,中企华出具《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项目评估报告》(中企华评报字(2017)第1207-01号),经其评估,截至评估基准日2016年12月31日,三峡新能源有限的总资产为3,522,444.47万元,净资产为2,507,432.37万元。2017年11月15日,三峡集团对上述评估结果进行了备案(备案编号:2178ZGSX2019002)。根据信永中和出具的《审计报告》(XYZH/2019BJA20028),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公司经审计的母公司净资产为人民币32,954,117,540.72元。根据中通诚出具的《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涉及的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资产评估报告》(中通评报字[2019]12082号),三峡新能源有限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3,923,040.97万元。上述资产评估结果已于2019年6月5日通过三峡集团备案(备案编号:2178ZGSX2019002)。2019年6月5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安置方案”,并选举袁英平为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第一届董事会的职工董事,选举郑景芳为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第一届监事会的职工监事。2019年6月10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及相关议案。2019年6月21日,三峡集团出具《关于三峡新能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及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的批复》(三峡战略函〔2019〕185号),同意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国有股权管理方案。2019年6月24日,三峡新能源有限全体9名股东三峡集团、都城伟业、水电建咨询、三峡资本、珠海融朗、浙能资本、金石新能源、川投能源、招银成长,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共同签署《关于设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2019年6月25日,公司召开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及相关议案。2019年6月26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一致同意公司以现有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通过整体变更的方式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由“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由186.44901476亿元变更为200亿元。同意三峡新能源以向三峡集团分配3,263,677,674.21元利润后剩余的29,690,439,866.51元母公司净资产为基数,折合股份公司的总股本为200亿股,折股比例为1:0.6736,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29,690,439,866.51元母公司净资产中的20,000,000,000.00元作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剩余9,690,439,866.51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折股后,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人民币200亿元。股份设定为人民币普通股。同意公司现有股东以其在有限公司中的股东权益认购股份公司的股份,并成为股份公司发起人。股改前后公司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不变。2019年6月26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三峡新能源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核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0000376X7)。登记的企业名称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册资本为2,000,000万元。2019年11月12日,信永中和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9BJA30380),经审验,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三峡新能源已收到各发起人(股东)投入的股本20,000,000,000.00元,出资方式为各股东持有的三峡新能源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2018年10月31日净资产。


  • -1.73%

  • 484.30亿
  • 【公司简介】 公司顺应“清洁低碳”新经济秩序,争当“双碳”超长赛道主力军,致力成为对区域经济承担责任的绿色制造科技集团。

    【所属板块】通信设备,江苏板块,标准普尔,富时罗素,MSCI中国,证金持股,沪股通,央视50_,融资融券,光通信模块,CPO概念,东数西算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报告期:2023-12-31,光通信及网络收入91.14亿 ,占比20.22% ,利润24.72亿 ,占比33.82% ,毛利率27.12%;其他收入7.32亿 ,占比1.62% ,利润0.96亿 ,占比1.31% ,毛利率13.07%;其他(补充)收入5.09亿 ,占比1.13% ,利润1.91亿 ,占比2.61% ,毛利率37.43%;新能源收入72.09亿 ,占比16% ,利润8.18亿 ,占比11.19% ,毛利率11.35%;海洋系列收入37.4亿 ,占比8.3% ,利润9.97亿 ,占比13.64% ,毛利率26.65%;电网建设收入167.41亿 ,占比37.15% ,利润25.06亿 ,占比34.29% ,毛利率14.97%;铜产品收入70.2亿 ,占比15.58% ,利润2.29亿 ,占比3.13% ,毛利率3.26%

【公司简介】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起步于光纤通信,2002年迈入智能电网,2011年布局新能源,2020年产品出口16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实现“一带一路”全覆盖。公司顺应“清洁低碳”新经济秩序,争当“双碳”超长赛道主力军,致力成为对区域经济承担责任的绿色制造科技集团。现已形成通信、电力、海洋、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专精特新一企一品深耕模式,中国企业500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获得单位。

【所属板块】 通信设备,江苏板块,标准普尔,富时罗素,MSCI中国,证金持股,沪股通,央视50_,融资融券,光通信模块,CPO概念,东数西算,碳基材料,储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固态电池,6G概念,数据中心,特高压,半导体概念,华为概念,工业互联,新能源车,OLED,5G概念,一带一路,量子通信,超级电容,充电桩,超导概念,智能机器,大数据,海洋经济,3D打印,石墨烯,海工装备,风能,长江三角,铁路基建,太阳能,智能电网,云计算,锂电池,物联网,参股银行,新材料,参股券商,创投,新能源,军工

【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报告期:2023-12-31,光通信及网络收入91.14亿 ,占比20.22% ,利润24.72亿 ,占比33.82% ,毛利率27.12%;其他收入7.32亿 ,占比1.62% ,利润0.96亿 ,占比1.31% ,毛利率13.07%;其他(补充)收入5.09亿 ,占比1.13% ,利润1.91亿 ,占比2.61% ,毛利率37.43%;新能源收入72.09亿 ,占比16% ,利润8.18亿 ,占比11.19% ,毛利率11.35%;海洋系列收入37.4亿 ,占比8.3% ,利润9.97亿 ,占比13.64% ,毛利率26.65%;电网建设收入167.41亿 ,占比37.15% ,利润25.06亿 ,占比34.29% ,毛利率14.97%;铜产品收入70.2亿 ,占比15.58% ,利润2.29亿 ,占比3.13% ,毛利率3.26%

【主营业务】 光纤、光缆生产、销售与服务。

【经营范围】 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电线、电缆、导线、铝包钢绞线、双绞合金属材料网面、合成材料网面、金属编织网、铁路用贯通地线、舰船电缆、舰船光缆、水密电缆、消、测磁电缆、不锈钢管、金具、绝缘子、避雷器、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及其他光电子器件、高低压成套开关电器设备、变压器、天线、通信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纤复合相线、光纤复合绝缘电缆、陆用光电缆、海底光电缆、海洋管道、射频电缆、漏泄电缆、铁路信号缆、高温同轴缆、高温线缆、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背板、光伏接线盒、连接器、支架、充电设备用连接装置、储能系统、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电池系统、锂电池、钠硫电池、钒电池、交流不间断电源、一体化电源、应急电源、充放电设备、逆变设备、通信设备用直流远供电源设备、电缆附件、风机发电设备及相关材料和附件、塑料制品、高纯石英玻璃、高纯纳米颗粒、水下基础信息网络设备、海底观测接驳设备、海工装备、海缆接头盒及附件、环境监测设备、水利水务设备、水密连接器及组件、舰载连接器及组件及其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设计、安装、技术服务;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铸造、板、管、型材加工技术的开发;泡沫铝及其合金材料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设计、安装、技术服务;光缆、电线、电缆监测管理系统、输电线路监测管理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温度测量设备、网络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技术服务;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设计、运行维护的管理服务;送变电工程设计;电力通信工程设计及相关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输变电、配电、通信、光伏发电、分布式电源、海洋观测及环境监测工程总承包;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实业投资;通信及网络信息产品的开发;计算机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软硬件的开发、销售;承包与企业实力、规模、业绩相适应的国外工程项目并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超导材料销售;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经营范围】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电线、电缆、导线、铝包钢绞线、双绞合金属材料网面、合成材料网面、金属编织网、铁路用贯通地线、舰船电缆、舰船光缆、水密电缆、消、测磁电缆、不锈钢管、金具、绝缘子、避雷器、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及其他光电子器件、高低压成套开关电器设备、变压器、天线、通信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纤复合相线、光纤复合绝缘电缆、陆用光电缆、海底光电缆、海洋管道、射频电缆、漏泄电缆、铁路信号缆、高温同轴缆、高温线缆、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背板、光伏接线盒、连接器、支架、充电设备用连接装置、储能系统、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电池系统、锂电池、钠硫电池、钒电池、交流不间断电源、一体化电源、应急电源、充放电设备、逆变设备、通信设备用直流远供电源设备、电缆附件、风机发电设备及相关材料和附件、塑料制品、高纯石英玻璃、高纯纳米颗粒、水下基础信息网络设备、海底观测接驳设备、海工装备、海缆接头盒及附件、环境监测设备、水利水务设备、水密连接器及组件、舰载连接器及组件及其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设计、安装、技术服务;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铸造、板、管、型材加工技术的开发;泡沫铝及其合金材料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设计、安装、技术服务;光缆、电线、电缆监测管理系统、输电线路监测管理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温度测量设备、网络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技术服务;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设计、运行维护的管理服务;送变电工程设计;电力通信工程设计及相关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输变电、配电、通信、光伏发电、分布式电源、海洋观测及环境监测工程总承包;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实业投资;通信及网络信息产品的开发;计算机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软硬件的开发、销售;承包与企业实力、规模、业绩相适应的国外工程项目并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超导材料销售;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能源网络、通信网络】1.公司持续深耕海底电缆、海底光缆、海底光电复合缆等海洋装备,秉承“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技术研发面向深远海,市场布局面向全球化。现已具备海缆-海底观测、勘探-风机施工于一体的海洋系统工程总集成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信息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2.,公司紧抓光通信行业市场向好的发展机遇,围绕光通信、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不断完善棒纤缆、天线、漏泄同轴电缆、5G能源一体化机柜、光模块、数据中心、有源终端、高性能原材料等ICT技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主营优势,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取得集采丰硕成果。;
  • 【海洋产业、新能源产业、电网建设、光纤光缆】1.得益于碳中和规划下的绿色能源装机需求,风电作为绿色能源的主力军将贡献更加低碳、环保的绿色电力,而海上风电利用小时数更高、同样条件下发电量更多,已成为沿海省份电力供应和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40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与整个欧盟相当,减排能力将进一步提升。2.政策合力助推,大型储能驶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随着“十四五”风光装机容量的扩大,预计各地的储能保障政策会进一步扩容,推动储能规模的扩张和行业发展。3.随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装机量占比不断提升,叠加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国内特高压建设有望加速。4.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东数西算”网络布局空间跨度大,数据传输更为频繁,用户对时延要求更高,现有骨干网络的性能难以胜任。提前部署支持200G、400G系统的光纤光缆产品是建设高速信息网络的基础。在建立400G光系统的过程中,光纤依然是最基础的资源,为了配合400G时代的开启,需要加快G.654.E新型光纤的应用。随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逐步实施推进,三大运营商2022年投资将侧重于传输网和东数西算工程。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陆续启动干线光缆的升级工程,将拉动G.654E光纤的应用,给光纤光缆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 【持续创新机制,厚植人才资源优势】公司人力资源承接“光电网联美好生活”的使命、“为客户、员工、社会创造价值”的愿景,秉承“崇善厚德、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紧紧围绕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与配置,打造人才供应链,提升人才效能等开展各项工作。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奋斗者做到“分内最佳,分外主动”,到公司最艰苦、最需要的岗位上,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一次性把事情做好,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公司通过培育、依靠、激励奋斗者,使公司成为培养奋斗者的沃土,生长出一代代具有奋斗精神的中天人,使之成为中天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根本力量,实现奋斗者与中天共同发展。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组织能力建设为驱动。基于过程管理和职能重新梳理,组织结构进行了再造,职能板块由原来的十二个组织部门调整至八大职能中心。同时持续开展精兵简政活动,盘活人才存量,优化人才质量,构建能上能下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企业搭建“H”型职业发展通道,让各职系间可以横向互通、纵向贯通,让人才在企业内部合理地流动,以实现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
  • 【深化科技创新,产业链向价值链上游延伸】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积极落实“研发费用逐年递增”管理举措,对标剖析国内外先进产品和技术,着力强主线、锻长链,补短板、强弱项,规划布局研发项目、数字化项目、绿色化项目、服务化项目400余项,不断推进主营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族谱丰富、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上游拓展。继连续获授5项全国单项冠军后,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天储能科技、中天装备电缆获得国家级专新特精“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凭借多维综合实力荣获“2022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新品开发方面,公司“330kV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275kV三芯XLPE绝缘交流光纤复合高强度铠装海底电缆”、“低碳型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10kV三相同轴超导电缆系统”等6项产品通过新产品鉴定,综合技术水平均达到行业领先或先进。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与南通大学签约共建“产业技术联合研究院”,进一步拓宽合作方向、优化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提高合作质量,推动双方人才互动、科技互动、平台互动以及公益互动的常态化合作机制。;
  • 【数字化加持,绿色制造拓展作为空间】中天科技持续进行智能改造和数字赋能,以数字化助力绿色化发展,绿色化驱动数字化革新,逐步推进智能车间、智能零碳工厂、低碳园区的建设。2022年上半年新增2个市级智能车间,现已获得2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项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专项、3个省级以上智能工厂、20多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省级绿色工厂,承担多项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建设。公司作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应用智能感知、高性能控制、人机协作、精益管控、供应链协同等自动化、智能制造升级的共性技术,设计研发自主可控的高端装备,为区内企业生产制造补短板弱项、固长板优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区域企业提供普惠、持续、敏捷的创新融通服务。;
  • 【新增国内外海缆业务订单】2023年3月13日公司对外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海缆”)、中天科技海缆与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源威建设”)组成的联合体陆续通过招投标和竞争性谈判取得国内外海缆业务订单,现将具体新增订单情况公告如下:沙特油田增产项目,中标内容为230kV高压海缆及配套附件,长度约150km;墨西哥湾油气项目,中标内容为中压海底电缆以及相关附件,长度约30km;巴西亚马逊河流域海光缆项目,中标内容为海底光缆及配套附件等,长度约2300km;缅甸66KV海缆总包项目,中标内容为2条岛屿间66kV海缆及附件供货和施工。以上项目订单金额折合人民币合计约7.02亿元。三峡能源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EPC总承包青洲六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标内容为330kV海底电缆,长度约71km;中广核惠州港口二PA海上风电项目海底电缆及敷设项目,由中天科技海缆与上海源威建设组成的联合体为中标人,其中中天科技海缆中标内容为220kV和66kV海底电缆及附件的供货;城子坦~长海66kV线路改造工程(海缆电气部分),中标内容为66kV海底电缆,长度约21km;中国香港模块化循环发电设施海底电缆敷设项目,中标内容为岛屿间132kV海缆及附件。以上项目订单金额人民币合计约14.16亿元。本次新增国内外海缆业务订单共计约21.18亿元人民币。;
  • 【所属板块】通信设备 江苏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央视50_ 融资融券 光通信模块 CPO概念 东数西算 碳基材料 储能 光伏建筑一体化 固态电池 6G概念 数据中心 特高压 半导体概念 华为概念 工业互联 新能源车 OLED 5G概念 一带一路 量子通信 超级电容 充电桩 超导概念 智能机器 大数据 海洋经济 3D打印 石墨烯 海工装备 风能 长江三角 铁路基建 太阳能 智能电网 云计算 锂电池 物联网 参股银行 新材料 参股券商 创投 新能源 军工

【公司沿革】 公司前身为1976年10月由如东县河口镇人民政府(原如东县河口公社)出资成立的集体企业--如东县河口砖瓦厂,1991年4月更名为南通市黄海建材厂。1992年1月,根据南通市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通经协委1992字第6号文批准,黄海建材厂与中国科学院南方新技术产业(集团)南京公司合作设立南通中南特种电缆厂。1992年11月南方公司退出合作,中南厂成为黄海建材厂的全资附属企业。1996年2月9日,经如东县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东改委[1995]22号文批准,南通市黄海建材厂整体改制设立江苏中天光缆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1月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18日经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变更登记,股份公司更名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2]89号文关于核准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核准,本公司于2002年10月15日采用全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发行方式,以每股发行价格人民币5.40元,发行了每股1.00元的社会公众股7,000万股,并于2002年10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 3.68%

  • 255.07亿
  • 【公司简介】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由原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于2001年12月28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所属板块】玻璃玻纤,江苏板块,昨日涨停_含一字,标准普尔,富时罗素,养老金,MSCI中国,昨日涨停,深股通,中证500,融资融券,预亏预减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6-30,先进复合材料收入5.96亿 ,占比5.66%;其他收入3.49亿 ,占比3.32%;工程复合材料收入9.81亿 ,占比9.31%;技术与装备收入8.37亿 ,占比7.94%;抵消收入-6.58亿 ,占比-6.24%;特种纤维及制品收入4.47亿 ,占比4.24%;玻璃纤维及制品收入38.55亿 ,占比36.57% ,利润5.92亿 ,占比30.52% ,毛利率15.37%;锂电池隔膜收入7.62亿 ,占比7.23% ,利润0.93亿 ,占比4.8% ,毛利率12.23%;风电叶片收入28.31亿 ,占比26.86% ,利润4.4亿 ,占比22.68% ,毛利率15.54%;高压气瓶收入5.4亿 ,占比5.12%

【公司简介】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由原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于2001年12月28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设立的股份制企业。2006年11月20日,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6年“两材重组”后,隶属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材科技承继了原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和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三个科研院所五十多年的核心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拥有完整的非金属矿物材料、玻璃纤维、纤维复合材料技术产业链,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领域集研发、设计、产品制造与销售、技术装备集成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产品紧扣新能源、航空航天、节能减排等应用领域。

【所属板块】 玻璃玻纤,江苏板块,昨日涨停_含一字,标准普尔,富时罗素,养老金,MSCI中国,昨日涨停,深股通,中证500,融资融券,预亏预减,深成500,中字头,央企改革,氢能源,5G概念,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燃料电池,智能穿戴,风能,长江三角,锂电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军工

【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6-30,先进复合材料收入5.96亿 ,占比5.66%;其他收入3.49亿 ,占比3.32%;工程复合材料收入9.81亿 ,占比9.31%;技术与装备收入8.37亿 ,占比7.94%;抵消收入-6.58亿 ,占比-6.24%;特种纤维及制品收入4.47亿 ,占比4.24%;玻璃纤维及制品收入38.55亿 ,占比36.57% ,利润5.92亿 ,占比30.52% ,毛利率15.37%;锂电池隔膜收入7.62亿 ,占比7.23% ,利润0.93亿 ,占比4.8% ,毛利率12.23%;风电叶片收入28.31亿 ,占比26.86% ,利润4.4亿 ,占比22.68% ,毛利率15.54%;高压气瓶收入5.4亿 ,占比5.12%

【主营业务】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以“做强叶片、做优玻纤、做大锂膜”的产业发展思路,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制品、锂电池隔膜三大主导产业,同时从事高压复合气瓶、膜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隔热和隔音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对外承包工程;特种设备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技术创新优势】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三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形成了稳定高效的高层次研发平台,拥有一支优秀的新材料研发人才队伍。同时公司还是玻璃纤维、碳纤维、纤维增强塑料、绝热材料四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在行业中具有较为突出的技术创新优势。公司构建了玻璃纤维、风电叶片、锂电池隔膜和高压气瓶等核心技术高价值专利群,积极开展欧美、日本等国的专利申请,加快核心专利国际布局,运用专利布局形成专利屏障,形成支撑和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的专利保护网。截至2022年6月,公司及所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1401项,其中发明专利556项,实用新型844项,外观设计1项。;
  • 【战略合作优势】进入“十四五”,产业经济领域战略合作、扩大协同的氛围日渐浓厚,使公司优势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国建材集团与央企、国企和上市公司开展战略合作累计已达12家,包括三一集团、宁德时代、中煤集团、北汽集团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在新能源材料、绿色低碳产业、能源供给端等领域与公司主导产业产业链紧密相连,为公司产业打开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2022年上半年,公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聚焦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赛道,以 “做强叶片、做优玻纤、做大锂膜”的产业发展思路,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制品、锂电池隔膜三大主导产业,同时从事高压复合气瓶、膜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材叶片是专业的风电叶片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提供商,其产品下游客户为风电机组整机商,终端用户为风电场开发商。;
  • 【产业发展优势】公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公司正在形成“十四五”全方位产业布局,聚焦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赛道,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玻璃纤维、风电叶片、锂电池隔膜三大主导产业。“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继续坚持“价值型”、“创新型”及“国际型”三型定位,持续打造主导产业和创新孵化产业两大业务平台。主导产业方面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做强风电叶片产业,继续保持叶片产业规模及市场竞争优势;做优玻璃纤维产业,优化整合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价值链,保持利润贡献;做大锂膜产业,加速产能布局并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打造 “十四五”时期 主要利润增长 点。创新孵化产业方面重点培育氢能储运等战略产业,创新科研成果孵化、培育机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打造公司新产业发展梯队,推进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风电行业、玻璃纤维行业、锂电池隔膜行业】(1)风电:短期来看,2020年风电抢装之后,行业迅速进入了调整期,风电招标价格大幅下降,叠加原材料成本上升,风电装备供应链面临巨大成本压力,竞争加剧;长期来看,主机的大型化和低成本趋势将驱使叶片全面转型为大型化和轻量化产品,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壁垒。平价时代大型化、大功率化趋势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壁垒,具备技术、规模和服务等综合竞争能力的企业将更具优势。(2)玻璃纤维:从供给端来看,全球玻璃纤维市场已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市场集中度高,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资金和政策壁垒。从需求端来看,在双碳目标推动下,风电、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新型建材等领域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海外需求的恢复对冲一部分新增产能的影响,行业领军企业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3)锂电池隔膜:基于未来行业广阔的前景,头部电池厂商不断优化和完善其供应链体系,对锂电池隔膜供应商的选择愈发趋向于具备高供应能力、高质量产品、高研发能力、低成本等综合竞争优势的企业,锂电池隔膜作为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扩产和切入海外客户供应链体系将是锂电池隔膜企业中长期最优竞争策略。由于海外隔膜企业新增产能有限,中国锂电池隔膜产业已然成为全球产能的中心,在湿法隔膜领域,呈现“一超多强”的行业格局,市场竞争格局逐步清晰,国内隔膜企业差距进一步拉开,主流隔膜企业大幅扩张产能,加速出海布局产能及市场占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 【拟投建锂电池专用湿法隔膜生产线项目】中材科技(002080)8月26日晚间公告,公司之控股子公司中材锂膜之全资子公司中材锂膜(萍乡)有限公司拟在江西省萍乡市投资32.24亿元建设“年产10亿平方米锂电池专用湿法隔膜生产线项目”;中材锂膜之全资子公司中材锂膜(宜宾)有限公司拟在四川省宜宾市投资33.3亿元建设“年产10亿平方米锂电池专用湿法隔膜生产线项目”。另外,公司拟以现金7亿元购买长园新能源二期持有的中材锂膜10.32%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中材锂膜的股权比例由59.43%增至69.75%。;
  •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隔热和隔音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对外承包工程;特种设备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所属板块】玻璃玻纤 江苏板块 昨日涨停_含一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养老金 MSCI中国 昨日涨停 深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深成500 中字头 央企改革 氢能源 5G概念 一带一路 国企改革 燃料电池 智能穿戴 风能 长江三角 锂电池 新材料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军工

【公司沿革】 公司系于2001年11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国经贸企改(2001)1217号文批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建设总公司、南京彤天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明电光源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恒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证监发行字[2006]99号文核准,本公司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790万股,股票面值人民币1元,于2006年11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1702 号《关于核准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文件核准,本公司非公开向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原名为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中节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于2010年12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20日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注册号为10000000003615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5-02-19 15:49:56 - 三峡能源600905.SH)2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将继续加强市值管理、坚持规范运作,着力推动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全力维护公司股价稳定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02-20 17:30:23 - 2月20日,三峡能源600905)发布公告,关于杨贵芳等激励对象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的实施情况。根据《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由于激励对象的资格变更,公司决定回购注销7名激励对象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共计1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387%。
2025-02-20 14:44:56 -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7日,中证国央企现代能源指数(93203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长江电力(600900)、国电南瑞(600406)中国核电(601985)中国铝业(601600)三峡能源(600905)中国电建(601669)、国投电力(600886)中国海油
2025-02-20 17:55:57 - -3017.39 601800 中国交建 -1.80 0.42 -2876.04 600905 三峡能源 -0.47 0.30 -2793.41 600705 中航产融 -0.86 0.74 -2778.83 600019 宝钢股份 0.00 0.23 -2515.58 601618
2025-02-17 14:34:08 -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7日,中证绿色电力指数(9318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长江电力(600900)中国核电(601985)三峡能源(600905)、国投电力(600886)、国电电力(600795)、川投能源(600674)、华能国际(600011)、浙电力(600023
2025-02-20 20:30:36 - 三峡能源600905)公告称,将回购注销7名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共计1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387%,注销日期为2025年2月25日。
2025-02-20 19:38:50 - 证券日报网讯 2月20日晚间,三峡能源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杨贵芳、李化林、张军、张高群、曾笑鸿、滕智楚和韩雷岩7人不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董事会同意回购注销其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
2025-02-19 14:17:00 - 证券时报网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三峡新源发电(绥阳)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郭峰,注册资本48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三峡能源等共同持股。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5-02-10 17:49:20 - 三峡能源 0.00 0.40 -1614.40 002480 筑股份 2.60 3.09 -1596.60 601139 深圳燃气 -0.60 0.61 -1559.41 600101 明星电力 1.73 3.64 -1393.81 600803 新奥股份 -1.29 0.34
2025-01-26 19:59:27 - 王忠亮的简历显示,他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及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等。公告中指出,王忠亮持有公司股份31万股,并与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高管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任职资格要求。
123...50>   跳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