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39.18亿【公司简介】 南京威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努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集团在注射制剂等复杂制剂用辅料的技术研究和标准提升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对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药用辅料产品畅销海内外;集团在高级合成润滑基础油醚类、酯类及醚酯类产品在军事、航空、航海、汽车、空调、特种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所属板块】化学制药,江苏板块,标准普尔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12-31,其他收入0.63亿 ,占比4.89% ,利润0.11亿 ,占比3.12% ,毛利率18.08%;其他(补充)收入0.1亿 ,占比0.77% ,利润0.03亿 ,占比0.73% ,毛利率27.09%;合成润滑基础油(机械类)收入6.52亿 ,占比50.31% ,利润1.52亿 ,占比41.49% ,毛利率23.36%;合成润滑基础油(非机械类)收入2.35亿 ,占比18.12% ,利润0.34亿 ,占比9.28% ,毛利率14.51%;药用辅料(注射用)收入1.26亿 ,占比9.7% ,利润1.12亿 ,占比30.54% ,毛利率89.2%;药用辅料(非注射用)收入2.1亿 ,占比16.23% ,利润0.54亿 ,占比14.83% ,毛利率25.89%
【公司简介】 南京威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努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集团在注射制剂等复杂制剂用辅料的技术研究和标准提升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对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药用辅料产品畅销海内外;集团在高级合成润滑基础油醚类、酯类及醚酯类产品在军事、航空、航海、汽车、空调、特种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第一品牌;其他业务板块领域也以技术质量领先为基础、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抓手,在细分市场获得普遍赞誉。用创新守护生命健康——集团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根本。集团研究院研发创新队伍,先后创建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及辅料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溶性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高校研究生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是集团各业务板块成长、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用发展成就社会价值——集团以细分领域产品品类和职能业务模块为基本单位,设立了多家子公司,分别承载集团技术与产品创新、生产经营与运作功能,以实现将细分领域产品做精、做优,细分领域市场做强、做大的目标,同时不断为客户、员工、股东、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
【所属板块】 化学制药,江苏板块,标准普尔
【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12-31,其他收入0.63亿 ,占比4.89% ,利润0.11亿 ,占比3.12% ,毛利率18.08%;其他(补充)收入0.1亿 ,占比0.77% ,利润0.03亿 ,占比0.73% ,毛利率27.09%;合成润滑基础油(机械类)收入6.52亿 ,占比50.31% ,利润1.52亿 ,占比41.49% ,毛利率23.36%;合成润滑基础油(非机械类)收入2.35亿 ,占比18.12% ,利润0.34亿 ,占比9.28% ,毛利率14.51%;药用辅料(注射用)收入1.26亿 ,占比9.7% ,利润1.12亿 ,占比30.54% ,毛利率89.2%;药用辅料(非注射用)收入2.1亿 ,占比16.23% ,利润0.54亿 ,占比14.83% ,毛利率25.89%
【主营业务】 专注于药用辅料及合成润滑基础油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 药用辅料,高级合成润滑材料、特种表面活性剂材料、精制工业盐的生产和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兽药生产;兽药经营;食品添加剂生产;化妆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销售;化妆品零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股利分配】公司上市后将在足额计提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后,在符合现金分红的条件且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无重大资金支出发生的情况下,公司当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10%。;
- 【自愿锁定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 【稳定股价措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 【药用辅料及合成润滑基础油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药用辅料及合成润滑基础油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醚类精准聚合、酯类定向合成、高效分离提纯等核心技术,为药物制剂企业提供高安全性、多功能性的药用辅料,为润滑油企业提供性能卓越的合成润滑基础油。;
- 【药辅行业、润滑油行业】1.“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层面发布医药行业相关政策 500 余条,其中约有 200 余条重点政策,多项政策对未来几年医药领域发展影响重大。中国医药市场需求旺盛,终端规模持续上升,医药行业持续高增长,化药仿制药带量采购、高值耗材集采、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策持续加速推进,政策进度及强度不断超预期。因受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零加成等政策的影响,医药企业对于原辅料的降价压力凸现,因此中国原辅料企业面临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压力,在严峻的成本压力之下,中国辅料企业需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质量管理,以满足规模化药企的新要求。2.润滑油的核心原材料为基础油和添加剂,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润滑油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以及汽车、机械、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润滑油产业相关度较高的产业出现发展放缓甚至下降,产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高档产品普及带来换油期延长,润滑油消费增速逐渐放缓,润滑油基础油的需求也呈现趋于平稳的态势。;
- 【稳健发展】“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强调的九大战略型新兴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都是公司持续关注的战略发展方向。公司积极整合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研发驱动、技术创新为引擎,以进口替代、客户定制为主线,在核心市场合成润滑聚醚及合成酯、注射用药用辅料领域深耕细作,高效组织公司资源投入优势产品与市场,取得了稳健发展的经营成果。;
- 【全力推进市场渗透与国际业务拓展】2023年上半年,外部经营环境充满挑战,整体需求下降、竞争加剧等让公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公司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精心安排部署,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全力推进市场渗透与国际业务拓展,加快新品上市进程,为客户提供延伸服务等,稳定了产品销售量与市场份额,并在国际市场和新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维护了主体市场的稳定性。;
- 【经营范围】药用辅料,高级合成润滑材料、特种表面活性剂材料、精制工业盐的生产和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兽药生产;兽药经营;食品添加剂生产;化妆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销售;化妆品零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所属板块】化学制药 江苏板块 标准普尔
【公司沿革】 威尔有限由吴仁荣、高正松、陈新国、唐群松、沈九四及周国华6人于2000年2月18日共同出资设立,其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50.10万元。其中,各股东分别出资人民币8.35万元,出资方式均为货币。2000年2月17日,江苏鼎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苏鼎验(2000)3-020号),截至2000年2月17日,威尔有限已收到各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50.10万元,全部以货币形式出资。2000年2月18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签发威尔有限设立时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准威尔有限设立登记。 2002年8月15日,威尔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50.10万元增加至151万元,新增注册资本100.90万元。其中,吴仁荣、高正松、陈新国、唐群松、沈九四及周国华分别增资15.81万元。新增吴荣文为公司股东,吴荣文出资6.04万元。所有股东均以货币形式增资或出资。2002年10月25日,南京中诚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宁中诚信会验字(2002)第154号),截至2002年10月22日,威尔有限已收到各股东缴纳的此次新增注册资本100.90万元,全部以货币形式出资。2002年11月6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签发威尔有限此次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准威尔有限此次变更登记。2004年6月10日,威尔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1,101万元增加至1,301万元,新增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吴仁荣、高正松、陈新国、唐群松、沈九四和周国华分别增资32万元,吴荣文增资8万元。所有股东均以货币形式增资。根据银行出具的《企业交存入资资金凭证》,截至2004年6月22日,威尔有限已收到各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200万元,全部以货币形式出资,此次变更后威尔有限实收资本变更为1,301万元。2017年9月2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7NJA10199号),截至2004年6月22日,威尔有限已收到各股东缴纳的此次新增注册资本200万元,全部以货币形式出资。2004年10月11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签发威尔有限此次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准威尔有限此次变更登记。2009年2月20日,威尔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股东会决议,同意吴仁荣将其所持有的13.29万元出资额转让给吴群。2009年2月23日,吴仁荣与吴群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吴仁荣将其持有的威尔有限13.29万元出资额(对应的注册资本为13.29万元,占威尔有限总注册资本的0.50%)转让给吴群。2009年4月15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签发威尔有限此次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准威尔有限此次变更登记。2016年5月8日,威尔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2,658万元增加至4,118万元,新增注册资本1,460万元。其中,吴仁荣增资0.93万元,高正松、陈新国和唐群松分别增资233.60万元,沈九四增资160.60万元,吴荣文增资73万元,贾建国增资29.20万元,洪诗林增资14.60万元,吴群增资7.30万元。新增南京舜泰宗华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为公司股东,舜泰宗华出资473.57万元。所有股东均以货币形式增资或出资。 2017年3月7日,威尔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将威尔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3月7日,威尔有限14名股东签订发起人协议。2017年3月25日,威尔有限14名股东召开了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同意以2016年11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南京威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公司名称变更为南京威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4月19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签发此次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17年3月25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7NJA10111号),确认截至2017年3月25日,威尔药业(筹)已收到全体出资者所拥有的截至2016年11月30日威尔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并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和公司折股方案将上述净资产折合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 公司由威尔有限整体变更设立。2017年3月7日,威尔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将威尔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3月7日,威尔有限14名股东签订发起人协议。2017年3月25日,威尔有限14名股东召开了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同意以2016年11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南京威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于2017年3月25日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7NJA10111号)。2017年4月19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签发此次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为吴仁荣。 2020年4月24日,公司名称由“南京威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南京威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Nanjing Well Pharmaceutical Co.,Ltd.”变更为“Nanjing Well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
2.46%
22.37亿【公司简介】 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测试电源为基础产品,为多行业提供测试系统及智能制造设备的综合性测试装备公司。公司目前主要产品线有测试电源、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氢能、功率半导体等工业领域。由于测试电源产品运用的广泛性特点
【所属板块】电源设备,安徽板块,专精特新,融资融券,预亏预减,IGBT概念,半导体概念,氢能源,华为概念,新能源车,燃料电池,太阳能,节能环保,新能源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12-31,其他(补充)收入0.03亿 ,占比0.62% ,利润0.03亿 ,占比1.28% ,毛利率92.15%;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收入0.16亿 ,占比3.28% ,利润0.07亿 ,占比3.21% ,毛利率44.16%;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收入0.95亿 ,占比19.88% ,利润0.45亿 ,占比20.7% ,毛利率46.86%;测试电源收入3.65亿 ,占比76.23% ,利润1.61亿 ,占比74.81% ,毛利率44.17%
【公司简介】 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测试电源为基础产品,为多行业提供测试系统及智能制造设备的综合性测试装备公司。公司目前主要产品线有测试电源、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氢能、功率半导体等工业领域。由于测试电源产品运用的广泛性特点,公司产品还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机电设备、航空航天、实验室认证等众多行业领域。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升级和迭代与市场深耕积累了大量的行业应用经验相结合,公司实现了前沿理论技术与实际工业场景的融合,有针对性的为下游行业领域客户提供所需的测试装备。公司多款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产品远销欧洲、日韩及多个东南亚国家,是为数不多跻身国际测试设备供应商体系的中国本土品牌,并已成长为一家国内领先、业界知名的综合性测试装备公司。“勇担当、敢创新、精益求精”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科威尔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测试装备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让测试精准便捷。
【所属板块】 电源设备,安徽板块,专精特新,融资融券,预亏预减,IGBT概念,半导体概念,氢能源,华为概念,新能源车,燃料电池,太阳能,节能环保,新能源
【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12-31,其他(补充)收入0.03亿 ,占比0.62% ,利润0.03亿 ,占比1.28% ,毛利率92.15%;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收入0.16亿 ,占比3.28% ,利润0.07亿 ,占比3.21% ,毛利率44.16%;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收入0.95亿 ,占比19.88% ,利润0.45亿 ,占比20.7% ,毛利率46.86%;测试电源收入3.65亿 ,占比76.23% ,利润1.61亿 ,占比74.81% ,毛利率44.17%
【主营业务】 测试电源产品及装备的研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
【经营范围】 交直流电源、交直流负载软硬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设备租赁服务;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燃料电池、电子元器件测试设备及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工程总包和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设备租赁服务;电力电子成套设备、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的系统设计、研发、咨询、集成、销售、工程总包和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设备租赁服务;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自愿锁定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 【稳定股价措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 【股利分配】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 【测试电源、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科威尔是一家以测试电源为基础产品,为多行业提供测试系统及智能制造设备的综合性测试装备公司。公司主要产品线有测试电源、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等。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氢能、功率半导体等行业测试领域。此外,由于测试电源的通用性和行业延展性,公司产品还可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机电设备、航空航天、实验室认证等众多行业领域。;
-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制造】自“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储能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从顶层规划到地方刺激政策,双重引导下,政策鼓励已成为储能发展的主引擎。截至2022年7月,国内已有多个省区发布新能源配储政策,根据对现有新增储能项目的统计数据,新增风光项目通过自建或租用等方式的配储比例大多位于10-15%。从前期储能的“可有可无”到如今90%以上的地区都提出强制性配储要求,储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之过去两年,欧洲各国电价持续上涨,平均涨幅已经超过50%。电价的水涨船高,带来了户用储能需求的大幅增长。光储市场的火爆带来公司相关测试电源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等因素叠加的推波助澜下,蓬勃发展。根据中国汽车业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产销规模创新高,市场渗透率达到21.6%。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对安全和性能的重视和投入,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严谨、对检测设备的需求也广泛而复杂。公司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提供研发及产线品质检验测试工具,解决多任务的复杂测试需求。目前国内各地的光伏、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制备绿氢的项目正在快速增加当中,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上游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出货规模。而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得益于运行电流密度高、能耗低、产氢压力高等特点,易于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相结合,在相关示范项目中得到推广。;
- 【以测试电源为基础产品线,通过行业横向延展和纵向深入打开增长天花板】测试电源是当今工业社会较为通用的基础研发设备,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公司经过多年耕耘和技术迭代,成为国内测试电源行业的龙头企业,积累了大批优质客户,尤其是在新能源发电和电动车辆行业先发优势显著。在此过程中,公司不断总结客户共性需求,针对现有服务行业的特点进行“一纵一横”两个维度的布局:(1)横向延展:在电源产品线序列,公司以广度作为发展脉络,通过电源产品的系列化、标准化,不断做加法,提升辐射范围,未来将陆续进入半导体设备、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的供电及测试电源;(2)纵向深入:在氢能和功率半导体产品线序列,公司以深度作为战略目标,通过内部孵化和对外投资等多种方式,不断做乘法,提升收入量级,向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测试能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通过一纵一横的布局,在助力公司销售体量快速提升的同时,也较大程度地增加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壁垒。;
- 【加大研发投入,构筑竞争护城河】公司长期投入研发关键技术,上市以来研发投入连年攀升,2021年度研发费用4,694.03万元,占销售收入比例为18.96%,2022年1-6月研发费用3,448.82万元,占销售收入比例为22.51%。公司秉承“销售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思路,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保持与行业龙头的客户合作,取得信任与验证,故能及时掌握产业脉动,适时推出更契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各类测试装备。研发过程中,公司依托完整的研发团队建制,规范的研发管理体系,畅通的市场反馈渠道,确保公司的核心技术顺利产业化,并通过相关专利、软著的申请以及技术秘密的方式进行知识成果保护。公司产品涉及多种技术交叉融合,同时将平台化技术与差异化行业应用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应用领先优势和技术先进性,形成了一定的技术门槛。;
- 【重视产品标准化】由于测试设备“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生产不易制式化,生产流程繁复不易管理,从而导致生产交付周期长且材料多样化,在面临下游客户需求爆发的时候,及时出货的难度较大。因此,产品的标准化设计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快速响应客户的非标化需求;另一方面能全面提升公司设计、生产、采购各环节的效率及产品可靠性。公司各个产品线都在不断推进向更高标准化设计方向迭代和升级:一方面从设计电路拓扑的标准化向功率模组标准化再到整机机柜的标准化不断迭代;另一方面从单机大功率整机设计到标准化模块组合设计上升级迭代,实现产品主要的功能及硬件标准化,通过软件参数选择及不同软件功能模块的组合满足不同行业应用的需求。另外,对于预研储备产品,公司从产品规划和定义起即以标准化的平台为基础,在充分覆盖主流行业需求的基础上,以软件的升级、辅以部分硬件功能的选配来应对多样的下游需求。;
- 【获得政府补助】2022年11月19日公司对外公告,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威尔”或“公司”)及子公司自2022年6月28日至本公告披露日,累计获得政府补助5,876,322.97元,均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上述政府补助资金均已到账。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有关规定,确认上述获得的政府补助均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预计对公司2022年年度利润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上述数据未经审计,具体会计处理以及对公司2022年度损益的影响最终以审计机构年度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
- 【经营范围】交直流电源、交直流负载软硬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设备租赁服务;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燃料电池、电子元器件测试设备及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工程总包和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设备租赁服务;电力电子成套设备、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的系统设计、研发、咨询、集成、销售、工程总包和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设备租赁服务;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所属板块】电源设备 安徽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IGBT概念 半导体概念 氢能源 华为概念 新能源车 燃料电池 太阳能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公司沿革】 2011年5月30日,科威尔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同意出资设立科威尔有限,注册资本为3万元,其中邵国红出资2.4万元,吴亮出资0.6万元。同日,邵国红、吴亮签署公司章程。2011年5月31日,安徽普诚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皖普诚验字[2011]2690号),验证:科威尔有限(筹)申请登记的注册资本为3万元。截至2011年5月30日止,科威尔有限(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人民币3万元,其中邵国红缴纳2.4万元,吴亮缴纳0.6万元,均为货币出资。2020年2月21日,容诚会计师出具《验资复核报告》,对科威尔有限本次增加注册资本过程中安徽普诚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的《验资报告》(皖普诚验字[2011]2690号)进行了复核,认为该《验资报告》在所有重大方面没有不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要求的情况。2011年6月3日,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40100000530418)。 2019年5月5日,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会审[2019]5343号),审验:科威尔有限在2019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13,370.49万元。2019年5月16日,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中水致远评报字[2019]第020187号),科威尔有限在评估基准日2019年3月31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17,482.08万元。2019年6月5日,科威尔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同意将科威尔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同意以截至2019年3月31日经审计后的净资产13,370.49万元,按1∶0.4487的比例折合为6,000.00万股作为股份公司的总股本,每股面值为1.00元人民币,超出面值的净资产余额7,370.49万元作为资本公积。2019年6月5日,科威尔有限全体股东傅仕涛、蒋佳平、任毅、唐德平、夏亚平、邰坤、叶江德、京坤投资、合涂投资、中小企业基金、滨湖创投等11名发起人,就科威尔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事宜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2019年6月6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整体变更设立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关于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选举第一届董事会成员的议案》、《关于选举第一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的议案》等有关议案。2019年6月6日,容诚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会验字[2019]6639号),验证:公司申请登记的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股份总数为6,000万股。截至2019年3月31日,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筹)已收到全体股东投入的科威尔有限股权相对应的净资产13,370.49万元,超出注册资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19年6月18日,发行人取得了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0100575749450H)。 近日,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由“Hefei Kewell Power System Co.,Ltd.”变更为“Kewell Technology Co.,Ltd.”
- 威尔药业欲募资3亿扩产,前次募资项目尚未完全达产作者: 钛媒体APP01-25
- 威尔药业、联盛化学、浔兴股份作者: 财界德易04-29
- 威尔药业 化学制药宝鹰股份 装修装饰今创集团 交运设备作者: 股友26V399F05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