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结果约11,911个
A股上市公司:广州港(601228)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出海通道和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今天的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枢纽的核心资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列,成为华南连接世界的门户。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是广州港公共码头的经营主体和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码头运营商,公司注册资本619,318万元。主要业务覆盖集箱装、石油化工、煤矿、钢材、粮食、汽车等货物装卸(包括码头、锚地过驳)、仓储、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以及国内外船舶进出港拖轮服务、水路货物运输、物流服务。公司于2010年12月28日成立,由广州港集团、国投交通控股、广州发展共同发起设立;2014年5月,公司引进中远集团、上海中海码头作为战略投资者。2017年3月29日公司股票(股票简称:广州港,股票代码:601228.SH)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正式登陆A股主板市场,掀开广州港发展的新一页。发行后,广州港集团持有公司75.72%的股份。港口综合能力突出公司沿广州珠江两岸至出海口依次分布有黄埔、新沙、南沙三大港区,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拥有生产性泊位181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63个,泊位总长度25.07公里,配套驳船泊位76个,生产性锚地29个(其中最大锚泊能力30万吨),拥有拖轮船队、穿梭巴士船队以及连接内陆腹地的港口专用铁路;广州港是全国四大汽车进出口业务枢纽港之一,是华南最大的能源、粮食和散杂货枢纽港,是中国最大内贸枢纽港。广州港南沙港区是为数不多能靠泊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专业码头之一。港口枢纽功能强大广州港濒临南海,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几何中心,是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与深水海港的连结点。港区与全国密度最大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具有独特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优势。截止2021年底,公司运营穿梭巴士航线72条,形成以南沙港区为集散中心,向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地区辐射的服务网络;开通海铁联运班列30条,连通湘、赣、鄂、云、贵、川等内陆腹地。港口航运和物流相关联要素齐全,吸引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广州。优越的区位和泛珠三角广袤而又蓬勃发展的经济腹地,使广州港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广东省能源物资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转港,海运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成为全球物流链中重要的一环。集装箱班轮航线密集公司与马士基、达飞、地中海、中远海运等全球前20名班轮公司开展合作,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国内及世界主要港口。截止2021年底,公司共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186条,其中外贸141条、内贸45条。其中广州港-非洲航线已发展成为国内航线最多、班次最密、船东最多的中非航线。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广州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广东省第一个保税港区,华南地区汽车进出口业务枢纽港,客户可享受国内最高级别的保税政策。南沙港区位于南沙自由贸易片区和国家新区,国家政策强力支持,船舶和货物在这里可以享受快速通关便利。积极延伸港口业务依托强大的品牌效应、资本和管理优势,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在粤东和粤西分别合作建设和经营潮州亚太码头、茂名博贺码头、佛山高荷码头、云浮港盛码头、中山港、揭阳港、韶关港、花都港,在上海、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江西和安徽等地建设30个内陆港或办事处,在美国、欧洲、新加坡、台湾、越南、柬埔寨设立6个境外办事处,把物流链和港口业务延伸到内陆腹地和海外;以“穿梭巴士”为代表的集装箱驳船航线连通珠三角和外珠三角经济腹地,实现珠江三角洲中小码头业务全覆盖。绿色港口创新发展公司坚持把建设绿色港口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内在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物流,推广先进科技应用,大力推广油改电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紧贴“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创新和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在集装箱智能视频理货技术开发和应用中走有前列。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未来,公司将以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的规划为蓝图,以南沙港区为核心,将重点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优化港口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港口综合能力;完善港口物流功能和增强货源开拓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实施航运金融创新,加快航运金融业务发展,构建港口产业金融体系;积极拓展班轮航线和业务网点,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投资、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广州港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大环保节能和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绿色和智慧港口,实现国家、社会、股东和企业价值的统一。
gzg.lt相关信息
机构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查看广州港股东分析增减持解禁公告资讯股吧
上市证券:广州港(601228)
【简介】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出海通道和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今天的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枢纽的核心资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列,成为华南连接世界的门户。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是广州港公共码头的经营主体和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码头运营商,公司注册资本619,318万元。主要业务覆盖集箱装、石油化工、煤矿、钢材、粮食、汽车等货物装卸(包括码头、锚地过驳)、仓储、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以及国内外船舶进出港拖轮服务、水路货物运输、物流服务。公司于2010年12月28日成立,由广州港集团、国投交通控股、广州发展共同发起设立;2014年5月,公司引进中远集团、上海中海码头作为战略投资者。2017年3月29日公司股票(股票简称:广州港,股票代码:601228.SH)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正式登陆A股主板市场,掀开广州港发展的新一页。发行后,广州港集团持有公司75.72%的股份。港口综合能力突出公司沿广州珠江两岸至出海口依次分布有黄埔、新沙、南沙三大港区,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拥有生产性泊位181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63个,泊位总长度25.07公里,配套驳船泊位76个,生产性锚地29个(其中最大锚泊能力30万吨),拥有拖轮船队、穿梭巴士船队以及连接内陆腹地的港口专用铁路;广州港是全国四大汽车进出口业务枢纽港之一,是华南最大的能源、粮食和散杂货枢纽港,是中国最大内贸枢纽港。广州港南沙港区是为数不多能靠泊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专业码头之一。港口枢纽功能强大广州港濒临南海,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几何中心,是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与深水海港的连结点。港区与全国密度最大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具有独特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优势。截止2021年底,公司运营穿梭巴士航线72条,形成以南沙港区为集散中心,向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地区辐射的服务网络;开通海铁联运班列30条,连通湘、赣、鄂、云、贵、川等内陆腹地。港口航运和物流相关联要素齐全,吸引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广州。优越的区位和泛珠三角广袤而又蓬勃发展的经济腹地,使广州港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广东省能源物资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转港,海运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成为全球物流链中重要的一环。集装箱班轮航线密集公司与马士基、达飞、地中海、中远海运等全球前20名班轮公司开展合作,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国内及世界主要港口。截止2021年底,公司共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186条,其中外贸141条、内贸45条。其中广州港-非洲航线已发展成为国内航线最多、班次最密、船东最多的中非航线。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广州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广东省第一个保税港区,华南地区汽车进出口业务枢纽港,客户可享受国内最高级别的保税政策。南沙港区位于南沙自由贸易片区和国家新区,国家政策强力支持,船舶和货物在这里可以享受快速通关便利。积极延伸港口业务依托强大的品牌效应、资本和管理优势,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在粤东和粤西分别合作建设和经营潮州亚太码头、茂名博贺码头、佛山高荷码头、云浮港盛码头、中山港、揭阳港、韶关港、花都港,在上海、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江西和安徽等地建设30个内陆港或办事处,在美国、欧洲、新加坡、台湾、越南、柬埔寨设立6个境外办事处,把物流链和港口业务延伸到内陆腹地和海外;以“穿梭巴士”为代表的集装箱驳船航线连通珠三角和外珠三角经济腹地,实现珠江三角洲中小码头业务全覆盖。绿色港口创新发展公司坚持把建设绿色港口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内在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物流,推广先进科技应用,大力推广油改电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紧贴“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创新和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在集装箱智能视频理货技术开发和应用中走有前列。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未来,公司将以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的规划为蓝图,以南沙港区为核心,将重点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优化港口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港口综合能力;完善港口物流功能和增强货源开拓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实施航运金融创新,加快航运金融业务发展,构建港口产业金融体系;积极拓展班轮航线和业务网点,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投资、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广州港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大环保节能和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绿色和智慧港口,实现国家、社会、股东和企业价值的统一。
截止2025-03-28质押比例15.91%,质押股数120000万股,质押市值387600.00万
题材

  • -0.92%

  • 243.69亿
  • 【公司简介】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是广州港公共码头的经营主体和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码头运营商,公司注册资本619,318

    【所属板块】航运港口,广东板块,沪股通,中证500,融资融券,冷链物流,一带一路,央国企改革,粤港自贸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9-30,其他收入2.11亿 ,占比2.12% ,利润0.62亿 ,占比2.51% ,毛利率29.2%;其他(补充)收入0.93亿 ,占比0.93% ,利润0.15亿 ,占比0.6% ,毛利率15.98%;物流及港口辅助业务收入21.68亿 ,占比21.77% ,利润4.17亿 ,占比16.96% ,毛利率19.25%;装卸及相关业务收入52.49亿 ,占比52.7% ,利润19.25亿 ,占比78.23% ,毛利率36.68%;贸易业务收入22.39亿 ,占比22.48% ,利润0.42亿 ,占比1.7% ,毛利率1.87%

【公司简介】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出海通道和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今天的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枢纽的核心资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列,成为华南连接世界的门户。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是广州港公共码头的经营主体和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码头运营商,公司注册资本619,318万元。主要业务覆盖集箱装、石油化工、煤矿、钢材、粮食、汽车等货物装卸(包括码头、锚地过驳)、仓储、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以及国内外船舶进出港拖轮服务、水路货物运输、物流服务。公司于2010年12月28日成立,由广州港集团、国投交通控股、广州发展共同发起设立;2014年5月,公司引进中远集团、上海中海码头作为战略投资者。2017年3月29日公司股票(股票简称:广州港,股票代码:601228.SH)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正式登陆A股主板市场,掀开广州港发展的新一页。发行后,广州港集团持有公司75.72%的股份。港口综合能力突出公司沿广州珠江两岸至出海口依次分布有黄埔、新沙、南沙三大港区,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拥有生产性泊位181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63个,泊位总长度25.07公里,配套驳船泊位76个,生产性锚地29个(其中最大锚泊能力30万吨),拥有拖轮船队、穿梭巴士船队以及连接内陆腹地的港口专用铁路;广州港是全国四大汽车进出口业务枢纽港之一,是华南最大的能源、粮食和散杂货枢纽港,是中国最大内贸枢纽港。广州港南沙港区是为数不多能靠泊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专业码头之一。港口枢纽功能强大广州港濒临南海,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几何中心,是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与深水海港的连结点。港区与全国密度最大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具有独特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优势。截止2021年底,公司运营穿梭巴士航线72条,形成以南沙港区为集散中心,向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地区辐射的服务网络;开通海铁联运班列30条,连通湘、赣、鄂、云、贵、川等内陆腹地。港口航运和物流相关联要素齐全,吸引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广州。优越的区位和泛珠三角广袤而又蓬勃发展的经济腹地,使广州港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广东省能源物资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转港,海运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成为全球物流链中重要的一环。集装箱班轮航线密集公司与马士基、达飞、地中海、中远海运等全球前20名班轮公司开展合作,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国内及世界主要港口。截止2021年底,公司共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186条,其中外贸141条、内贸45条。其中广州港-非洲航线已发展成为国内航线最多、班次最密、船东最多的中非航线。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广州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广东省第一个保税港区,华南地区汽车进出口业务枢纽港,客户可享受国内最高级别的保税政策。南沙港区位于南沙自由贸易片区和国家新区,国家政策强力支持,船舶和货物在这里可以享受快速通关便利。积极延伸港口业务依托强大的品牌效应、资本和管理优势,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在粤东和粤西分别合作建设和经营潮州亚太码头、茂名博贺码头、佛山高荷码头、云浮港盛码头、中山港、揭阳港、韶关港、花都港,在上海、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江西和安徽等地建设30个内陆港或办事处,在美国、欧洲、新加坡、台湾、越南、柬埔寨设立6个境外办事处,把物流链和港口业务延伸到内陆腹地和海外;以“穿梭巴士”为代表的集装箱驳船航线连通珠三角和外珠三角经济腹地,实现珠江三角洲中小码头业务全覆盖。绿色港口创新发展公司坚持把建设绿色港口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内在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物流,推广先进科技应用,大力推广油改电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紧贴“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创新和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在集装箱智能视频理货技术开发和应用中走有前列。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未来,公司将以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的规划为蓝图,以南沙港区为核心,将重点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优化港口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港口综合能力;完善港口物流功能和增强货源开拓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实施航运金融创新,加快航运金融业务发展,构建港口产业金融体系;积极拓展班轮航线和业务网点,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投资、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广州港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大环保节能和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绿色和智慧港口,实现国家、社会、股东和企业价值的统一。

【所属板块】 航运港口,广东板块,沪股通,中证500,融资融券,冷链物流,一带一路,央国企改革,粤港自贸

【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9-30,其他收入2.11亿 ,占比2.12% ,利润0.62亿 ,占比2.51% ,毛利率29.2%;其他(补充)收入0.93亿 ,占比0.93% ,利润0.15亿 ,占比0.6% ,毛利率15.98%;物流及港口辅助业务收入21.68亿 ,占比21.77% ,利润4.17亿 ,占比16.96% ,毛利率19.25%;装卸及相关业务收入52.49亿 ,占比52.7% ,利润19.25亿 ,占比78.23% ,毛利率36.68%;贸易业务收入22.39亿 ,占比22.48% ,利润0.42亿 ,占比1.7% ,毛利率1.87%

【主营业务】 集装箱、煤炭、粮食、钢材、汽车、金属矿石、油品等货物的装卸、仓储,并提供物流、贸易、金融、拖轮、理货等综合性服务

【经营范围】 为船舶提供码头、过驳锚地、浮筒等设施;提供港口货物装卸(含过驳)、仓储、港内驳运、集装箱装卸、堆存、及装拆箱等简单加工处理服务;为船舶进出港、靠离码头、移泊提供顶推、拖带等服务;为旅客提供候船、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补给供应服务;船舶污染物接收、围油栏供应服务;港口设施、设备和港口机械的租赁、维修服务;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成品油批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道路货物运输;停车场经营;危险化学品运输(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铁路货物运输(具体经营项目以交通部门审批文件或许可证为准)(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企业管理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除外);港务船舶调度服务;船舶通信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水上货物运输代理;道路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货运代理;货物检验代理服务;货物报关代理服务;联合运输代理服务;装卸搬运;其他仓储业(不含原油、成品油仓储、燃气仓储、危险品仓储);港口及航运设施工程建筑;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建筑;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水运工程设计服务;铁路沿线维护管理服务;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服务;运输设备清洗、消毒服务(汽车清洗除外);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技术进出口;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房屋租赁;场地租赁(不含仓储);物业管理;物流代理服务;供应链管理;仓储代理服务;商品零售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商品信息咨询服务;冷库租赁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市场经营管理、摊位出租(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铁路运输通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性能检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信息电子技术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软件测试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工程设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工程设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监控系统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自动化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设备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智能化安装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智能卡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设施安装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线路和设备的安装(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受企业委托从事通信网络的维修、维护(不涉及线路管道铺设等工程施工)(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

  • 【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本项目总投资747,400.00万元,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大码头建设4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水工结构均按15万吨设计),码头岸线总长2,218m,设计底高程为-18.0m;建设2千吨级集装箱驳船泊位24个,设计底高程为-5.7m,驳船码头岸线总长1,660m。该项目总设计通过能力570万TEU。;
  • 【经营范围】为船舶提供码头、过驳锚地、浮筒等设施;提供港口货物装卸(含过驳)、仓储、港内驳运、集装箱装卸、堆存、及装拆箱等简单加工处理服务;为船舶进出港、靠离码头、移泊提供顶推、拖带等服务;为旅客提供候船、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补给供应服务;船舶污染物接收、围油栏供应服务;港口设施、设备和港口机械的租赁、维修服务;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成品油批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道路货物运输;停车场经营;危险化学品运输(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铁路货物运输(具体经营项目以交通部门审批文件或许可证为准)(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企业管理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除外);港务船舶调度服务;船舶通信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水上货物运输代理;道路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货运代理;货物检验代理服务;货物报关代理服务;联合运输代理服务;装卸搬运;其他仓储业(不含原油、成品油仓储、燃气仓储、危险品仓储);港口及航运设施工程建筑;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建筑;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水运工程设计服务;铁路沿线维护管理服务;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服务;运输设备清洗、消毒服务(汽车清洗除外);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技术进出口;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房屋租赁;场地租赁(不含仓储);物业管理;物流代理服务;供应链管理;仓储代理服务;商品零售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商品信息咨询服务;冷库租赁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市场经营管理、摊位出租(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铁路运输通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性能检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信息电子技术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软件测试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工程设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工程设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监控系统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自动化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设备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智能化安装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智能卡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设施安装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线路和设备的安装(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受企业委托从事通信网络的维修、维护(不涉及线路管道铺设等工程施工)(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
  • 【拟16.65亿元投建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项目】2018年6月1日公告,为适应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性规划,打造海铁联运物流运输的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促进南沙港区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快速发展需要,公司拟由下属物流公司投资建设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北区)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166,533万元。项目以民用日常消费品作为主要货物类型,同时包括生产类用品和原材料。项目功能定位为满足海铁联运物流运输,同时面向电商和第三方物流开展DC、CFS业务的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即具有海铁联运功能的综合物流园。;
  • 【拟5亿元收购中山港航集团52.51%股权】2018年11月12日公告,公司拟以5.038亿元收购中山港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2.51%股权。中山港航集团属于港口物流行业,本次收购有利于现有物流资源及网络资源整合利用,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 【码头运营】公司以码头运营为主,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煤炭、粮食、钢材、商品汽车、金属矿石、油品等货物的装卸、仓储,并提供物流、贸易、拖轮、理货等综合性服务。;
  • 【港口行业】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6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7%;完成货物吞吐量156.85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6.07亿吨,同比下降1.9%。受供应链危机、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港口吞吐量增幅不大,集装箱比其他货类增速更快,但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全国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1.3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1亿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6%、4.6%。广东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490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4.3%、1.0%。2022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历史性超过100亿吨,同比增长1.6%,低于原预期,主要原因是超预期因素影响导致全年GDP增速低于原预测增速,使得港口生产和运输需求低于预期。港口生产全年走势与宏观经济一致,季度呈现恢复趋势。一季度港口生产实现平稳开局,吞吐量同比增长1.8%,二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吞吐量同比下降1.5%,其中4月、5月分别同比下降2.8%和1.9%。随后在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的带动下,经济发展持续恢复,港口吞吐量也延续恢复态势,三季度同比增长2.5%,其中7月增速为5.5%,四季度加快至3.9%左右。交通运输全力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港口生产月度不平衡性系数基本恢复。;
  • 【优越的地理位置】公司所属广州港位于中国南大门,处于珠江入海口,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出口通道和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港区位于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与深水海港的连结点,与全国密度最大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具有独特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优势。;
  • 【广阔的货源腹地】公司地处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经济腹地广阔,涵盖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地缘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广州港已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广东省能源物资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转港,海运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成为全球物流链中重要的一环。;
  • 【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开展交通强国、促进港口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方案》、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营商环境试点等重大部署深入推进,公司发展处在有利政策窗口期。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利好。根据2022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广州继续保持第13的位置,国际影响力排名靠前。;
  • 【所属板块】航运港口 广东板块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冷链物流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粤港自贸

【公司沿革】 本公司是由广州港集团、国投交通、广州发展作为发起人,共同出资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8日,设立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00.00万元,截至2010年12月28日,公司实收资本为人民币100,000.00万元,截至2011年3月30日,公司实收资本为人民币500,000.00万元。2010年12月15日,广州市国资委出具《关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整体重组改制并上市方案的批复》(穗国资批[2010]142号),同意广州港集团整体重组改制并上市方案,由广州港集团发起设立本公司。2010年12月16日,广州市国资委出具《关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拟以部分资产(含子公司股权)及负债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的核准意见》(穗国资批[2010]144号),审核并确认中天衡平评估公司出具的《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拟以部分资产(含子公司股权)及负债发起设立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中天衡平评字[2010]第092号)。2010年12月17日,广州市国资委出具《关于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筹)折股方案的批复》(穗国资批[2010]147号),同意广州港集团与国投交通、广州发展为发起人,共出资额合计为人民币756,495.88万元发起设立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筹),其中广州港集团依据截至2010年3月31日经评估的部分资产(含子公司股权)和相应负债的净值人民币718,636.88万元出资,国投交通和广州发展以货币资金分别为人民币22,693.80万元和15,129.20万元出资,同意以发起人出资额为基础,以1:0.660974的折股比例,折合为发行人总股本50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为发行人的实收资本500,000万元,其余部分人民币256,459.88万元计入发行人的资本公积金,发行人设立后的股权结构为广州港集团持股95%,国投交通持股3%,广州发展持股2%。2010年12月20日,广州港集团、国投交通及广州发展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同意共同发起设立“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1年3月16日签署了《发起人协议之补充协议》,对出资事宜进行了修订。2010年12月23日,立信羊城就本公司发起人出资情况出具(2010)羊验字第20345号《验资报告》。本公司收到的资本金合计为1,512,919,746.57元,其中注册资本共计1,000,000,000元,均为货币出资,未作为注册资本的512,919,746.57元计入资本公积。2010年12月28日,广州市工商局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101000142393,本公司的公司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注册地址为: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东路406号港口中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000,000元,实收资本为1,000,000,000元。2011年3月16日立信羊城就第二期出资出具了2011年羊验字第21010号验资报告,本公司已收到广州港集团第二期投入资本金人民币6,051,678,986.29元,出资方式为货币资金501,293,539.96元,土地使用权899,230,000.00元,股权投资4,651,155,446.33元。其中人民币4,000,000,000.00元作为注册资本,占本公司注册资本的80.00%;其余2,051,678,986.29元计入资本公积。第二期出资后,本公司累计收到资本金为7,564,598,732.86元,折算为注册资本的为5,000,000,000.00元,其中货币出资合计2,014,213,286.53元,折合为注册资本的为1,501,293,539.96元。2011年3月25日,本公司向广州市工商局提出申请,申请变更实收资本为5,000,000,000元。2011年3月30日,广州市工商局向本公司出具公司变更(备案)记录,变更本公司的实收资本为5,000,000,000元。2011年3月30日,广州市工商局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101000142393,注册地址为: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东路406号港口中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000,000元,本公司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实收资本为5,000,000,000元。2011年6月7日,广东省国资委出具《关于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的批复》(粤国资函[2011]409号),核准并确认了本公司国有股权管理的方案。


  • -1.4%

  • 57.53亿
  • 【公司简介】 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农粮食品和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综合性工程服务商和装备制造商,是行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领先者。拥有行业种类齐全、高等级的业务资质,为小麦、稻米、油脂、玉米、饲料及粮食物流、农产品储藏、冷链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提供工程前期规划、咨询设计、装备制造

    【所属板块】工程建设,江苏板块,创业板综,深股通,融资融券,机构重仓,中字头,冰雪经济,冷链物流,一带一路,央国企改革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6-30,其他(补充)收入0.15亿 ,占比1.65% ,利润0.08亿 ,占比3.47% ,毛利率56.52%;工程承包收入0亿 ,占比0.04% ,利润0亿 ,占比0.15% ,毛利率93.5%;其他收入0.16亿 ,占比1.75% ,利润0.02亿 ,占比1.03% ,毛利率15.81%;机电工程系统交付收入4.66亿 ,占比52.1% ,利润0.77亿 ,占比32.22% ,毛利率16.6%;设备制造收入1.81亿 ,占比20.22% ,利润0.4亿 ,占比16.7% ,毛利率22.17%;设计咨询收入2.17亿 ,占比24.25% ,利润1.11亿 ,占比46.44% ,毛利率51.39%

【公司简介】 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农粮食品和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综合性工程服务商和装备制造商,是行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领先者。拥有行业种类齐全、高等级的业务资质,为小麦、稻米、油脂、玉米、饲料及粮食物流、农产品储藏、冷链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提供工程前期规划、咨询设计、装备制造、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工程总承包、运营维护等专业化、高质量的全过程服务。

【所属板块】 工程建设,江苏板块,创业板综,深股通,融资融券,机构重仓,中字头,冰雪经济,冷链物流,一带一路,央国企改革

【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6-30,其他(补充)收入0.15亿 ,占比1.65% ,利润0.08亿 ,占比3.47% ,毛利率56.52%;工程承包收入0亿 ,占比0.04% ,利润0亿 ,占比0.15% ,毛利率93.5%;其他收入0.16亿 ,占比1.75% ,利润0.02亿 ,占比1.03% ,毛利率15.81%;机电工程系统交付收入4.66亿 ,占比52.1% ,利润0.77亿 ,占比32.22% ,毛利率16.6%;设备制造收入1.81亿 ,占比20.22% ,利润0.4亿 ,占比16.7% ,毛利率22.17%;设计咨询收入2.17亿 ,占比24.25% ,利润1.11亿 ,占比46.44% ,毛利率51.39%

【主营业务】 主要分为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和工程承包等专业工程服务业务板块以及设备制造业务板块。其中专业工程服务业务板块包括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及工程承包,主要覆盖粮食仓储、大米加工、面粉加工、油脂油料加工、杂粮加工、饲料加工、生化加工、肉类养殖及屠宰加工、食品冷链等领域;设备制造业务板块的主要产品包括磨粉机、高方筛、烘干设备、榨油设备、仓储物流设备、钢板仓、清理设备等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粮食加工食品生产;电气安装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勘察;建筑劳务分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企业总部管理;标准化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招投标代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工业设计服务;粮油仓储服务;低温仓储(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物料搬运装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风机、风扇制造;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销售;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粮工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为我国粮油及冷链等相关领域提供专业的工程服务(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及工程承包)及设备制造服务,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报告期内,公司的专业工程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在50%以上,因此公司业务属于“M74专业技术服务业”。;
  • 【自愿锁定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 【股利分配】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粮食加工食品生产;电气安装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勘察;建筑劳务分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企业总部管理;标准化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招投标代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工业设计服务;粮油仓储服务;低温仓储(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物料搬运装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风机、风扇制造;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销售;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为我国粮油及冷链等相关领域提供专业的工程服务】中粮工科是为小麦、稻米、油脂、玉米及饲料加工行业、粮食物流行业、农产品储藏行业、冷链仓储物流等行业的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综合性设计咨询单位和工程承包商,也是粮油设备制造行业领先的制造商,为客户提供工程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承包、系统交付、设备制造等专业化高质量的全程服务。公司拥有农粮加工行业种类齐全的高等级业务资质,是我国粮油及冷链等领域一流的综合性工程服务商及设备制造商。;
  • 【具有行业领先的多项专业集成综合服务能力】中粮工科具备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不仅能为建设项目提供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承包服务,还可以提供项目管理、设备采购、设备及机电系统安装调试等细化服务。通过一体化综合服务,公司在满足客户高品质要求的同时深入挖掘产业链价值,形成业务线间的互动。这种综合服务能力不仅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还体现在业务行业领域的拓展方面,公司专业工程服务业务覆盖多个粮油冷链细分行业,如小麦、稻米、油脂、玉米及饲料加工行业,粮食物流行业,农产品储藏行业,冷链仓储物流等行业,形成综合、广泛的业务布局。;
  • 【齐全的业务资质为中粮工科的业务开展打造坚实基础】中粮工科具有粮油及冷链专业工程服务领域齐全的高等级资质,包括工程咨询、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压力容器资质等。中粮工科可以承接粮油及冷链行业(小麦、稻米、油脂、玉米及饲料加工行业,粮食物流行业,农产品储藏行业,冷链仓储物流等行业)、工程设计咨询、工程承包、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及成套设备制造等业务。;
  • 【在承接标杆性、综合性项目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和丰富经验】依托先进技术和丰富行业经验,中粮工科承接建设了多个规模领先的粮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代表性项目包括大丰英茂糖业有限公司食糖20万吨原糖筒仓、3.7万吨成品糖库及4万吨熟化仓项目,该项目熟化仓的熟化系统为国内首创,采用德国先进的工艺设计理念,填补国内大型白糖熟化系统的空白。广州港南沙粮食码头项目二期工程,建设43万吨粮食中转库、配套两条2,000吨/时的输送线,作业能力世界领先,建成后总仓储能力86万吨,是我国华南地区规模领先的仓储物流设施。;
  • 【稳定股价措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 【所属板块】工程建设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中字头 冰雪经济 冷链物流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公司沿革】 工科有限前身为中商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系经原国家科委、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由原商业部划拨出资设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成立于1993年3月31日。1993年,原商业部和物资部合并组建国内贸易部,企业上级主管单位变更为国内贸易部。1999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非金融类企业脱钩的总体处理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中商高新技术开发公司与原主管部门国内贸易部脱钩,并入中谷集团,并于2003年更名为“中谷集团科技总公司”。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谷集团并入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谷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粮集团。2014年,中谷科技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工科有限,改制情况如下:2013年3月29日,中粮集团董事会出具《关于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公司制改制项目的批复》(中粮董字[2013]8号),同意以中谷科技作为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改制平台,将中谷科技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并更名为“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改制基准日为2013年3月31日。2013年5月10日,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审计报告》(天职京SJ[2013]1499号),根据该审计报告,截至2013年3月31日,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的所有者权益为90,051,956.88元。2013年9月26日,东洲评估出具《企业价值评估报告书》(沪东洲资评报字[2013]第0326156号),经评估,中谷科技截至评估基准日2013年3月31日的整体价值为350,734,850.07元。根据《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备案编号:Z65220140010690),该评估报告已于2014年3月31日经中粮集团备案。2014年2月24日,中粮集团出具《关于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及其下属子公司增资项目的批复》(中粮总字[2014]82号),同意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在公司改制时,由中谷集团增资14,212.68万元,本次改制和增资后,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的注册资本为20,224.39万元。2014年2月24日,中谷科技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会议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同意中谷科技性质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有限公司,改制后的公司名称为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2月24日,中谷集团作出《股东决定》,决定:将中谷科技更名为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性质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有限公司(法人独资);通过中谷科技的改制增资方案,由中谷集团以净资产方式出资6,011.71万元,其余29,061.79万元净资产转为资本公积,另以货币形式对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增资14,212.68万元。公司改制和增资后,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的注册资本为20,224.39万元。2014年3月1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国)名称变核内字[2014]第371号),核准企业名称变更为“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3月28日,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14]5753号),经审验,截至2014年3月28日,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筹)已收到中谷集团缴纳的实收资本合计人民币20,224.39万元,其中以其拥有的中谷科技净资产折合的实收资本6,011.71万元,以其持有的中谷科技2012年应收股利款转增实收资本14,212.68万元。2014年4月11日,无锡市滨湖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工科有限核发了《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00000013392)。 2017年7月30日,工科有限通过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同意工科有限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称为“中粮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审计和评估基准日均为2017年8月31日,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以截至2017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折股依据。2017年8月21日,中粮集团出具《关于中粮工科改制重组项目的批复》(中粮总字[2017]185号),同意工科有限由公司制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并更名为“中粮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月23日,信永中和出具《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审计报告》(XYZH/2018QDA10010),根据该审计报告,截至2017年8月31日,工科有限的股东权益合计970,486,795.65元。2018年3月29日,东洲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东洲评报字[2018]第0085号),根据该评估报告,工科有限截至评估基准日2017年8月31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210,000,000元。根据《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备案编号:2838ZLJT2018073),该评估报告已于2018年8月9日经中粮集团备案。2018年7月13日,工科有限召开股东会并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工科有限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原工科有限的全体股东即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发起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58,762,356元,总股本为358,762,356股,同意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审计和评估基准日均为2017年8月31日。2018年8月15日,工科有限股东签署《中粮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2018年8月15日,工科有限召开创立大会并通过《创立大会决议》,同意全体股东按照其各自持股比例拥有工科有限净资产额的相应份额,按照1:0.369672578的折股比例全部折为358,762,356股,并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份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折股后总股本为358,762,356股,剩余人民币611,724,439.65元计入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公积,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审议通过《中粮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18年8月16日,信永中和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8QDA10448),经审验,截至2018年8月15日,中粮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已收到各股东以其拥有的工科有限截至2017年8月31日经审计后的净资产折合的股本合计人民币358,762,356元。2018年8月28日,无锡市行政审批局向中粮工科核发《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11100013394P)。 2022年9月22日,公司名称由中粮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OFCO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 Ltd.变更为COFCO Technology & Industry Co., Ltd.;证券简称由中粮工科变更为中粮科工


  • -1.6%

  • 120.44亿
  • 【公司简介】 三维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于2016年12月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简称“三维股份”,股票代码603033。三维股份历经多年发展,坚定立足实体经济,锚定中国智造带来的新机遇,稳步推进多元化业务布局,业务涵盖石化橡胶、轨道交通、精细化工及热电多个领域,产品布局包括聚酯切片

    【所属板块】橡胶制品,浙江板块,沪股通,融资融券,预亏预减,降解塑料,铁路基建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6-30,其他收入0.84亿 ,占比3.35% ,利润0.04亿 ,占比1.32% ,毛利率4.45%;聚酯纤维收入9.08亿 ,占比36.03% ,利润0.16亿 ,占比5.78% ,毛利率1.81%;橡胶制品收入6.52亿 ,占比25.89% ,利润1.43亿 ,占比50.29% ,毛利率21.91%;混凝土枕收入1.48亿 ,占比5.86% ,利润0.37亿 ,占比12.89% ,毛利率24.81%;BDO及电石收入7.26亿 ,占比28.82% ,利润0.84亿 ,占比29.41% ,毛利率11.51%

【公司简介】 三维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于2016年12月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简称“三维股份”,股票代码603033。三维股份历经多年发展,坚定立足实体经济,锚定中国智造带来的新机遇,稳步推进多元化业务布局,业务涵盖石化橡胶、轨道交通、精细化工及热电多个领域,产品布局包括聚酯切片、涤纶工业丝、橡胶胶带、轨道交通预制品,以及电力蒸汽和BDO、PBAT等精细化工产品。公司在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内蒙古共布局生产基地十多个,营销网络更遍及全球。公司是我国输送带及橡胶V带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年产5000万㎡橡胶输送带、2亿Am橡胶普通V带、500万条汽车切边带、25万吨聚酯切片、10万吨涤纶工业丝等产能。公司的橡胶胶带多年稳居全国十强,位列中国橡胶工业百强企业并挤身同行前三。集团在该领域积极完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提升产业综合竞争优势。公司是我国专业化轨道交通预制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营各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混凝土桥枕、岔枕、电容枕和地铁管片等产品,产品通过国家铁科院质检中心鉴定,是铁总公司指定的轨枕生产企业之一。集团先后在广西、广东、云南、四川、浙江等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致力于高铁建设和城市地铁等项目的开拓发展。未来,公司也将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BDO及可降解塑料一体化龙头企业,公司在内蒙乌海低碳园区投资建设年产90万吨BDO及可降解塑料一体化项目,目前一期已开工建设,并将于2023年内投产。三维股份坚持以多元布局、产业协同、绿色发展为战略导向,已形成集团化发展格局。未来,三维股份以打造百年集团化航母企业为目标,更好地为社会承担责任,为股东创造价值,与相关方共享成果,合作共赢、共同前进!

【所属板块】 橡胶制品,浙江板块,沪股通,融资融券,预亏预减,降解塑料,铁路基建

【主营产品】 主营产品:报告期:2024-06-30,其他收入0.84亿 ,占比3.35% ,利润0.04亿 ,占比1.32% ,毛利率4.45%;聚酯纤维收入9.08亿 ,占比36.03% ,利润0.16亿 ,占比5.78% ,毛利率1.81%;橡胶制品收入6.52亿 ,占比25.89% ,利润1.43亿 ,占比50.29% ,毛利率21.91%;混凝土枕收入1.48亿 ,占比5.86% ,利润0.37亿 ,占比12.89% ,毛利率24.81%;BDO及电石收入7.26亿 ,占比28.82% ,利润0.84亿 ,占比29.41% ,毛利率11.51%

【主营业务】 橡胶制品、聚酯纤维、混凝土枕和1,4-丁二醇(以下简称BDO)及电石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企业总部管理;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 【稳定股价措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 【轨交混凝土制品及扣配件,橡胶输送带和传动 V带,化纤】公司坚定立足实体经济,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围绕产业链布局,形成“化工、交通”两大领域三大主业的业务格局:公司从事轨交混凝土制品及扣配件的生产,致力于为轨交产业提供高质量、安全可靠的预应力混凝土制品及服务,主要产品涵盖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混凝土桥枕、电容枕、岔枕及轨道板、地铁管片、扣配件等轨道交通线上料产品;公司致力于在橡胶胶带领域提供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主营橡胶输送带和传动 V带,涵盖了橡胶胶带行业两大品类,向市场提供超过千项细分种类产品;公司以现有业务需求为出发,布局化纤产业,构建聚酯切片-纺丝一体化工业涤纶丝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聚酯切片、高强涤纶工业丝、高性能加捻线、合股纱线等。;
  • 【轨道交通产业、橡胶制品产业、化纤产业】1.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利好,越来越多的需求将会被释放,轨道交通行业将紧密结合产业下游的资源,充分掌握用户需求变化,极大丰富行业应用场景。通过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截至 2022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5.5 万公里,其中高铁 4.2 万公里,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铁路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高铁已成为我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让流动的中国更具发展繁荣的活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客运铁路高速化、货运铁路重载化趋势,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可以预见轨道交通在未来 10 年仍处于黄金发展期。“一带一路”促进中国轨交装备走向世界。全球超过 3 万公里高铁在建及规划里程,为中国高铁提供广阔市场空间。2.2022 年,随着俄乌战争引发国际政治和经济连锁反应,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全球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对橡胶胶带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橡胶行业十四五规划中,预测我国经济在十四五期间增速约 5.5-6.5%。从煤炭、钢铁、水泥、港口、电力和砂石骨料行业的国内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一定时期,“稳”是橡胶输送带专业运行的主基调,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节能、环保绿色是“十四五”橡胶输送带重点产品发展量化的主要指标;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可期待又一个“黄金十年”,农业机械用水稻机、玉米机、小麦机、青储机、耕作机等各种农机机械,需要大量的 V 带,未来农机专用的传动 V 带发展前景广阔。3.近年来,涤纶化纤行业扩张过快,而下游行业受经济形势影响,需求下降,产销矛盾突出,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化纤行业经济增长泛力。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形成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进一步为纺织化纤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 【轨道交通产业-完善的产品结构及完整的业务体系】公司主营业务有混凝土枕、岔枕、轨道板、地铁管片及铁路扣配件等,形成了完善的产品结构。公司不但能生产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各种规格型号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岔枕、地铁管片、地铁短枕和铁路扣配件等,还能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产品开发生产,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混凝土岔枕有全方位的普速岔枕、提速岔枕、客运专线铁路高速岔枕(有砟、无砟)和城际轨道地铁岔枕(有砟、无砟),是行业混凝土岔枕型号和配套客货共线铁路弹条扣件系统最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岔枕优点在于采用机组流水自动化生产工艺,采用高强度混凝土,生产周期短,产量高,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混凝土强度高和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不易挠曲,抗弯能力强。公司研发的预应力混凝土米枕、宽枕出口阿根廷、PCS-I 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出口马尼拉。目前,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加快拓展沿线国家轨道交通市场。;
  • 【轨道交通产业-战略布局优势】公司业务重点布局区域涵盖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沿线所覆盖的云南省、四川省等省份。“珠三角”、“长三角”是全国最发达、新建铁路项目最多的地区,云南省、四川省是国家轨道交通的重点投资区域。根据市场战略布局,公司在广东惠州、浙江三门、四川成都、云南景洪筹建新的生产基地均已投入生产。其中广东惠州子公司主要对应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群地铁,以及珠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轨道交通。浙江三门生产线对应华东地区市场的城市轨道交通。由于两条生产线距离宁波港和广州港的距离较近,因此在进一步提升产能和抢占当地市场的同时还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出口战略。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国高铁成功迈出国门,公司产品有望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
  • 【橡胶制品产业-业务结构优势】公司的橡胶制品产业主营橡胶输送带和传动 V 带,涵盖了橡胶胶带行业两大品类,向市场提供超过千项细分种类产品,公司实行标准化和定制式的生产模式,充分满足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客户特制的市场需求,产品结构合理,形成了互补的业务组合优势。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认定,公司获评为 2020-2021 年度全国“输送带行业十强企业”、“传动带行业八强企业”,公司在输送带及传动 V 带两大类产品上均在全国同行名列前茅,2022 年获评为“中国橡胶工业百强企业”。在三维橡胶产业链布局上,公司投资建设的涤纶工业丝、热电联产项目相继建成试产,公司旗下的产业链布局已延伸至上游行业,使橡胶产业的产业链协同战略落地前进,实现了核心竞争力的提档升级。同时大力开发轨道交通所需的橡胶产品,形成协同发展效应。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战略和多元化业务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橡胶制品产业-技术创新优势】公司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密切跟进行业内的发展趋势,以保证公司的产品、技术发展方向与行业前沿保持一致。公司技术创新采取内外互补、自主创新与外部协作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在公司内部设立了先进的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引进和培养了一支技术扎实、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开展自主创新;外部开展多种技术合作,合作入股青岛中橡联胶带胶管研发中心进行技术合作,与宁波工程学院合作开展石墨烯改性橡胶研究。公司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开发了多项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品和技术;其中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管状输送带、耐热耐高温输送带、加强型氯丁胶农机变速 V 带、双面传动联组带等高性能胶带产品在行业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通过持续的新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改造,公司掌握了胶带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多项先进技术和工艺,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 3 项发明专利、8 项实用新型专利,现累计持有 22 项发明专利、31 项实用新型专利、1 项外观专利。;
  • 【化纤产业-产业链优势】公司已构建了从“热能供应—聚酯—涤纶丝工业—胶带”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联合热电一期工程顺利试生产,已实现给予涤纶丝工业的自我产能供应,并实现热能输出,实现盈利。胶带作为涤纶工业丝下游行业,公司在胶带行业深耕多年,有工业涤纶丝采购需求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涤纶丝工业丝产品技术经验,形成了产业链互补互助。公司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优势已经形成。;
  •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企业总部管理;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 【所属板块】橡胶制品 浙江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降解塑料 铁路基建

【公司沿革】 本公司前身为浙江三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29日。以经天健审[2011]第1187号《审计报告》确认的三维有限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78,711,129.67元为基础(2011年4月26日,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坤元评报[2011]154 号《浙江三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三维有限截至2010年12月31日净资产评估值为277,406,725.13元),按1:0.3805的比例折成发起人股6,800万股,三维有限整体变更为浙江三维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前后各股东及其持股比例不变,三维有限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和人员由股份公司承继。2011年6月20日,本公司在台州市工商局注册登记,领取注册号为33102200000364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6,800万元,实收资本6,800万元。 公司于2021年10月09日公司名称由浙江三维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三维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ZHEJIANG SANWEI RUBBER ITEM CO.,LTD变更为SANWEI HOLDING GROUP CO.,LTD。

机构调研【杰创智能】 2024年9月12日(周四)下午15:30-16:30, 接待投资者网上提问等多家机构调研
2024年上半年常青云也实现了政务、金融、运输、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业务突破,连续签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集团、广州集团等重要客户的虚拟化、桌面云项目,并积极推进通智融合平台在智算中心、IDC、电信运营商等场景的落地
2025-03-27 21:09:21 - 证券日报网讯 3月27日晚间,广州港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监事会收到温东伟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温东伟先生因退休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监事会主席的职务。辞职后,温东伟先生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2025-03-28 00:23:26 - 2023年1至12月份,广州港的营业收入构成为:装卸及相关业务占比51.31%,贸易业务占比28.81%,物流及港口辅助业务占比16.35%,其他占比2.59%。
2025-03-24 21:38:57 - 推动广州港、深圳港打造国际枢纽海港,推动汕头港、湛江港打造粤东、粤西地区枢纽港。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服务能力,推进北江上延、东江、顺德水道等航道扩能升级,做好粤赣运河等前期研究工作。支持广州港、深圳港拓展腹地纵深,布局内陆港,加密驳船航线。   打造低空交通运输示范城市。
2025-03-18 11:13:09 - 财联社3月18日电,珠海港直线拉升涨停,招商港口、南京港、盐田港、连云港、广州港、天津港等跟涨。
2025-03-18 10:52:10 - 南方财经3月18日电,港口股异动,珠海港直线拉升涨停,招商港口、南京港、盐田港、连云港、广州港、天津港等跟涨。
2025-03-18 12:20:27 - 截至早盘收盘,自由贸易港主题涨跌幅最高的五只股票为:厦门港务(000905.SZ)、中远海特(600428.SH)、中远海科(002401.SZ)、宁波港(601018.SH)与广州港(601228.SH)。详情见下表:
2025-03-03 17:29:37 - 南方财经3月3日电,广州港公告称,2025年2月份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1.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1%;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078.0万吨,同比增长13.7%。
2025-03-03 17:27:57 - 每经AI快讯,3月3日,广州港(601228.SH)公告称,2025年2月份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1.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1%;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078.0万吨,同比增长13.7%。
2025-03-03 17:28:35 - 广州港3月3日公告,2025年2月份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1.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1%;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078.0万吨,同比增长13.7%。
2025-03-03 17:33:02 - 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港实现收入99.60亿元,归母净利润8.18亿元。
123...50>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