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结果约1,103个
l2h.fun相关信息
2025-04-02 18:40:22 - 事故发生三天后,小米集团(01810.HK)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其微博作出回应。他称:“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 。”
2025-04-03 07:42:12 - 2.三人遇难、小米回应:一次造车新势力的安全拷问 小米SU7事故的惨烈画面,撕开了智能驾驶安全议题的最后一层纱。当前行业普遍将L2+级系统包装为“自动驾驶”,但技术边界与责任归属的模糊,让消费者在“科技便利”与“生死风险”间如履薄冰。
2025-04-03 11:27:59 - 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2025-04-03 07:46:33 - 公开信息显示,当晚,一辆小米SU7在NOA(导航辅助驾驶)状态下,以116km/h的时速行驶;在即将撞上水泥护栏前2秒左右,NOA系统提醒司机“前方有障碍”,驾驶员接管车辆;紧接着车辆以97km/h的速度撞向护栏,车内三人罹难。
2025-04-03 12:17:14 - 我所开的汽车,辅助驾驶不是主要卖点,只能做到定速巡航、自动刹车和车道保持辅助,勉强属于L2级别辅助驾驶。而现在被宣传得“神乎其神”的“智驾系统”,尽管多了一些功能,但本质上同样属于L2。由于厂家的高调宣传,使得一些消费者产生“幻觉”,误以为无人驾驶时代已经来临。
2025-04-02 22:01:47 - 但实际上,鉴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尚未配套,国内智驾仍然处于L2到L2+的辅助驾驶层次,离自动驾驶相去甚远。 逐利之下,企业面临技术伦理困境,一旦天平倾斜,把智驾的概率安全偷换为绝对安全,技术光环遮蔽安全边界,创新就会异化为风险。
2025-04-03 18:04:56 - 而L2辅助驾驶要求驾驶员每时每刻保持监管状态,人车接管时间并不会导致驾驶责任的转移。”张抗抗说道。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则表示,“车辆从116km/h减速至97km/h的制动表现显然不合格。
2025-04-01 15:05:04 - 随着L2+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快速普及,目前已有超过10款15-2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公司激光雷达产品量产上市,公司在L2+实现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市占率第一。
2025-04-02 20:34:03 - 当前,多数智驾系统仍处于L2—L2+阶段,本质上辅助驾驶并非自动驾驶,需要驾驶员全程监控、随时接管。在“全民智驾”时代,企业和消费者都必须握紧方向盘,守住安全底线。 2秒应对时间明显不够 从提示前方有障碍到车辆发生碰撞的间隔时间仅2秒,引发外界对于智驾车辆的新思考。
2025-04-01 16:59:20 - 随着市面上涌现大量L2+级智能车,不少车企在新品宣传时,常将L2+和L3的概念混淆。这让不少消费者在驾驶L2+级智能车时,竟敢双手放开方向盘,任由车辆自动驾驶,给自身及周围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带来极大风险。